- 鉴赏
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徐俯的《句》系列之六十八,虽然没有直接点明主题,但通过诗句“向使不死贼,未必世能容”,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对权力、道德与社会秩序深刻反思的意味。
“向使不死贼”一句,首先提出了一个假设,即如果那些作恶多端的人不死,那么他们是否还能在世间立足。这里的“贼”不仅仅指字面意义上的盗贼,更可能暗喻为那些危害社会、违背道德准则的人。诗人通过这个假设,表达了对这类人物存在与否的思考,以及对社会秩序和道德标准的维护。
“未必世能容”则进一步阐述了这种思考的结果。即使这些“贼”不死,世界也未必能够容忍他们的存在。这句话暗示了社会对于不道德行为的排斥和对于正义的追求,强调了道德规范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探讨了道德与社会秩序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体行为对社会的影响。它提醒人们,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都应该坚守道德底线,维护公正和谐的社会环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陪戎州范守阎倅饮涪翁溪纪事
元祐人何负,黄郎昔此居。
江山愁思里,风景醉吟馀。
问俗夸遗事,开荒想旧庐。
岩姿自奇怪,谷响故清虚。
鸟语传沽酒,猿吟忆荷锄。
文章喧宇宙,谈笑狎樵渔。
小德长携杖,元明阙寄书。
生涯竟流落,谤誉久乘除。
士固难逃世,天宁独困渠。
朝廷重日月,河雒痛丘墟。
事往真云已,神游信所于。
溪名虽发越,林影尚萧疏。
佳致归商略,成规易补苴。
春堤要杨柳,夏渚待芙蕖。
名胜新开府,风流得贰车。
追游方自此,雅尚不愁予。
天际归舟远,江干掺袂初。
明年记狂客,万里报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