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友有和复得三首·其二》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幽深的画面,通过对比城市与自然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首句“洞口春阴长绿苔”以洞口为起点,描绘了春天特有的湿润与生机,绿苔在洞口生长,暗示着自然界的生命力与和谐。次句“云关斜傍竹林开”,云关在这里不仅指自然中的山岭,也象征着通往内心深处的路径,它斜倚在竹林旁,仿佛是自然与心灵交汇的桥梁。竹林的清雅与云关的神秘相得益彰,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后两句“城中车马人如沸,谁似先生肯独来”,将城市的喧嚣与外界的纷扰与诗人的隐逸生活形成鲜明对比。城市中车水马龙,人声鼎沸,象征着世俗的忙碌与浮躁。而诗人选择独自来到这山间,寻找内心的宁静和平和,表现了他对自由与纯净生活的追求。这里,“先生”不仅指诗人自己,也暗含了对那些能够超越物质世界束缚,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的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城市与自然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摆脱世俗束缚、追求内心平静的渴望。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和对比手法,使读者在欣赏文字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与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晓渡瓜洲
夜泊金山下,晓渡瓜洲口。
枕边闻橹声,蒲牢尚遥吼。
起望大江中,雾气亘八九。
日出远溆明,水城见如斗。
溯流舟忘迟,近港觉行久。
渐看帆樯聚,舟人互呼友。
风色招大旗,霜痕入江柳。
回望金焦山,青青辨还否。
行人喜踰险,鱼市趁沽酒。
扬州咫尺间,舣舟亭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