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之不灰水不湿,惊怪人间几愚妇。
《屈眴布》全文
- 鉴赏
这首诗名为《屈眴布》,由明代诗人张诩所作。诗中以“屈眴布”为题,通过对比和讽刺的手法,探讨了事物的价值与实用性的关系。
首句“屈眴火浣乃何布”,以“屈眴布”开篇,引出主题。接着,“千载色纹丽如故”描述了这种布料历经千年,色彩依然鲜艳如初,强调其独特的美丽与持久性。然而,“火之不灰水不湿”则进一步揭示了它的非凡特性——即使在火与水的考验下,它仍能保持完好无损,展现出超乎寻常的耐久力。这样的特性在常人看来,或许会感到惊奇和不可思议,但同时也反映出对这种布料价值的一种误解或忽视,即人们往往过于关注事物的表面现象,而忽略了其内在的实际价值。
接下来,“惊怪人间几愚妇”一句,通过比喻和讽刺,指出了一些人对于事物价值判断的肤浅和错误。他们可能因为某种表面的特质而被迷惑,忽略了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这里“愚妇”并非特指女性,而是泛指那些对事物价值判断存在偏见或无知的人群。
后两句“君不见梁冀帨巾那足珍,赤山石绒竟何补”则通过类比,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梁冀是东汉时期的权臣,他的帨巾(古代官员佩戴的装饰品)虽然珍贵,但并不足以体现其真正的价值。同样地,赤山石绒(一种材料)虽有其独特之处,但若非用于恰当之处,也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两句话旨在提醒读者,价值的判断不应仅停留在表面,而应深入理解事物的本质及其实际用途。
综上所述,《屈眴布》一诗通过对“屈眴布”这一特殊布料的赞美与讽刺,以及与梁冀帨巾和赤山石绒的类比,表达了对事物价值判断的深刻思考。诗中强调了深入理解事物本质的重要性,以及避免因表面现象而忽视真正价值的智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