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论诗三十首·其二十二》
《论诗三十首·其二十二》全文
金 / 元好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奇外无奇更出奇一波才动万波随。

只知诗到苏黄尽,沧海横流却是谁?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沧海(cāng hǎi)的意思:比喻时间的变迁和世事的更迭。

出奇(chū qí)的意思:

[释义]
(形)特别,不平常。
[构成]
动宾式:出|奇
[例句]
这件事很出奇。(作谓语)出奇制胜。(作状语)
[反义]
平常

横流(héng liú)的意思:形容水流、人流等横向流动,不受阻挡。

苏黄(sū huáng)的意思:指人的容貌或衣着华丽、美丽。

一波(yī bō)的意思:形容连续的行动或事件。

沧海横流(cāng hǎi héng liú)的意思:形容时光流转,世事变迁,事物发展变化不止。

注释
苏黄:苏轼、黄庭坚,北宋著名诗人。
苏诗气象阔大,豪放飘逸;黄诗气象森严,生新瘦硬,对北宋诗坛都有很大的影响。
沧海横流:狂流泛滥,比喻诗坛上的逆流,可能是指江西诗派。
宗廷辅《古今论诗绝句》:“自苏、黄更出新意,一洗唐调,后遂随风而靡,生硬放佚,靡恶不臻,变本加厉,咎在作俑。
先生(元好问)慨之,故责之如此。

翻译
诗至于唐,本已难于再出奇境来,谁知宋人偏偏翻空出奇在奇境之外。标新的诗论刚一下垂,立刻就引来千万缕波纹、层出不穷的流派。
我只知诗歌在苏黄之后再无新意,又有谁能够成为诗坛上的逆流,横流沧海?
鉴赏

这首诗是元好问的《论诗三十首》中的第二十二首,以诗歌创作的境界和风格为话题。诗人通过“奇外无奇更出奇,一波才动万波随”这两句,形象地描绘了诗歌创作中那种不断超越、创新的艺术追求。前一句“奇外无奇更出奇”意味着在已有的奇特之处,还有更为出人意料的新奇在等待发现,强调了诗歌创作中不断突破常规、追求新颖的重要性。后一句“一波才动万波随”,则暗示着一旦有一首诗触动人心,便会引发读者内心深处的共鸣,如同涟漪般扩散开来。

诗人接着以“只知诗到苏黄尽”来赞扬苏轼和黄庭坚等宋代大家的诗歌成就,他们的作品已经达到了很高的艺术高度。然而,诗人并未止步于此,他提出疑问:“沧海横流却是谁?”暗示在这样的高峰之后,还有哪位诗人能继续引领诗坛潮流,创造出新的艺术高峰呢?这既是对前代诗人的敬仰,也是对后世诗人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诗歌创作的深入思考,表达了对诗歌艺术不断创新的赞美和对未来的期待,体现了元好问作为文学评论家的独特见解。

作者介绍

元好问
朝代:金

猜你喜欢

呈刘推景仁

万里依依欲见君,浪烦车马走乾坤。

频经患难心方老,久厌尘埃眼欲昏。

几日不归南郡帐,清宵长梦翟公门。

侧闻丹诏从天下,愿借春风起旧根。

(0)

陈师道教授示黄梅诗次韵呈正夫学士四首·其一

美色绝殊众,暗香时著人。

齐州终自别,不比岭头春。

(0)

将行季自鄱阳来

伯也别何遽,叔兮来未央。

水流心去远,月静梦归长。

细雨湿萱草,高风吹雁行。

几时生事足,相看老耕桑。

(0)

日暮

日暮辞前渚,天寒宿远汀。

青灯同寂寞,浊酒慰飘零。

痛饮无人共,高歌反自听。

终宵惟此兴,日战破愁亭。

(0)

和子忠弟见寄元韵

诗书非不乐,富贵竟何加。

岁月流年晚,山川行路赊。

学须千古到,行畏一毫差。

阃阈相期远,宁惟效兔罝。

(0)

和岩夫如字韵

霆声破幽郁,雨点散空虚。

日夕分长短,阴阳竞惨舒。

柳丝吹细细,花片落疏疏。

试望孤城远,江山画不如。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