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百家渡四绝句·其一》
《过百家渡四绝句·其一》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出得城来事事幽,涉湘半济值渔舟

也知渔父趁鱼急,翻著春衫不裹头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趁鱼(chèn yú)的意思:趁鱼是指利用时机,抓住机会,做某件事情。

裹头(guǒ tóu)的意思:指遮蔽、掩盖真相或事实。

来事(lái shì)的意思:指某种情况或事情发生了,特指女性月经来潮。

事事(shì shì)的意思:指事事都如意顺利,一切都顺心如意。

渔舟(yú zhōu)的意思:渔舟指的是渔民的船只,也常用来比喻平凡而朴实的生活。

渔父(yú fǔ)的意思:渔夫、渔民

注释
出:离开。
得:到达。
城:城市。
来:往。
事事:一切事情。
幽:幽静。
涉:渡过。
湘:湘江。
半济:渡到一半。
值:恰逢。
渔舟:渔船。
知:知道。
渔父:渔翁。
趁:捕捉。
急:忙碌。
翻著:穿着反面。
春衫:春季的衣服。
不裹头:不戴帽子。
翻译
走出城外,一切显得宁静祥和。
在湘江渡口,正巧遇到打渔的小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行舟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活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自己闲适自在的情怀。

“出得城来事事幽”一句设定了整首诗的意境,表明诗人离开喧嚣的城市,来到了一片幽静之地。这里的“事事幽”四字,既可以理解为一切都显得宁静而神秘,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淡定。

“涉湘半济值渔舟”一句则具体描述了诗人的行程,他在湘江上航行至半途,被一只渔舟所遇。这里的“涉湘”指的是渡过湘水,“半济”意味着尚未到达目的地,而是在河流中段相遇,这种不期而遇的情境增添了一份自然与偶然的美。

接下来的两句“也知渔父趁鱼急,翻著春衫不裹头”,则是对那位渔夫活动的生动描绘。诗人通过“趁鱼急”三个字传达出渔夫捕捉鱼类的迫切情景,而“翻著春衫不裹头”则展示了渔父在忙碌中依然保持着一份从容与自然。这里的“春衫”暗示着季节的变化,渔父的行为也映射出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态度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和生动的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观察与感受,以及他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咏怀三首·其三

少小秉微尚,游心在《六经》。

苒苒岁年迟,乃与尘事冥。

入秋多佳日,何以陶我情。

园蔬青可摘,新谷亦既升。

命室酿美酒,一壶聊复倾。

儿女在我侧,亲戚还合并。

终觞无杂言,但说岁功成。

至乐固如此,是外徒营营。

(0)

三阁图

金陵新阁空中起,虎踞龙蟠凤双掎。

沈檀雕柱阚玉螭,丽华吹笙綵云里。

水晶帘空滤明月,三十六宫白于水。

红尘巴马四百秋,五城步障五花毬。

綵缯山头盖宫殿,山前十二银潢流。

健娥五百曳锦缆,金莲吐影上下金银州。

二三狎客混歌舞,中有酒悲泪如雨。

嘉州讽谏三阁图,秦川别幸千花株。

回鹃队,鸦群呼,夜半卷土昌泸渝。

黄茅缚髻口衔璧,草降表,王中书。

呜呼,《玉树》声中作唐虏,门外崇韬是擒虎。

(0)

雨中一首

凄凉怀故旧,寂寞卧丘园。

溪冷风蒲折,林高雨竹喧。

渔人留野渡,田犬吠衡门。

无限清秋意,何从制一言。

(0)

田家乐寄张师孟

田家乐,今年庄农好秋作。

蛰龙蜕骨桔槔悬,五谷咸登雨时若。

官家更忧民力疲,公田折布能轻赍。

小姑携筐懒梳洗,拾得棉花如雪肥。

大姑轧轧催机杼,疏帘树影寒蛩语。

鬓云笼雾飏西风,眉月生凉褪秋暑。

山径牛羊下夕墟,萧萧榆柳草堂虚。

野老杖藜邀小酌,诸孙灯火读残书。

(0)

咏怀·其一

白首殊方客,奔驰戎马间。

时危忧母老,岁晚寄书还。

冻雪连荒野,寒云出乱山。

苍茫西日外,痛哭倚柴关。

(0)

客怀

白云回首暗巫门,绿发苍苍碧眼昏。

乱后情怀千日醉,故交文物几人存。

秋深狡兔先成窟,日落归鸦尚识村。

楼上风高笳鼓急,楚卿多有未招魂。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