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识祗园近,已闻梵呗多。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嵯峨(cuó é)的意思:形容山势高耸、雄伟壮丽。
到处(dào chù)的意思:四处,各个地方
法相(fǎ xiāng)的意思:指人的相貌和仪态端庄庄重,有法度。
梵呗(fàn bài)的意思:指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颂扬。
羹墙(gēng qiáng)的意思:指在某种事物或情况下,出现了阻碍、障碍,使人无法顺利进行。
光被(guāng bèi)的意思:光被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用于形容某人或某事物被其他人或事物完全占据,没有任何余地。
开月(kāi yuè)的意思:指夜晚云层散开,明月从云中露出来的景象。比喻事情经过一番曲折后,最终显露出真相或真实的一面。
仙籁(xiān lài)的意思:形容音乐声音悦耳动听,像仙人的音乐。
相坐(xiāng zuò)的意思:共同坐下,一同坐着
烟萝(yān luó)的意思:烟雾弥漫的样子
月宇(yuè yǔ)的意思:指月亮在夜空中高悬,象征着辽阔的宇宙。
飞来峰(fēi lái fēng)的意思:指突然出现在眼前的奇特景象或事物。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飞来峰畔行走时所见的寺庙景象,以及对佛教文化的深刻感悟。首句“飞来峰畔路”,点明地点,暗示着诗人行走在山峰之侧的小径上,为接下来的描述铺垫了背景。接着,“法相坐嵯峨”一句,以“法相”指代寺庙中的佛像或僧侣,通过“坐嵯峨”的形象描绘,展现了寺庙庄严而雄伟的气势。
“宛识祗园近,已闻梵呗多”两句,通过“祗园”这一佛教圣地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亲近感,同时“梵呗多”则强调了寺庙中诵经声的频繁与庄严,营造出一种浓厚的宗教氛围。
“竺云开月宇,仙籁下烟萝”则是对寺庙周围自然环境的描写,通过“竺云”(可能是指印度云,这里借指佛教文化)与“月宇”、“仙籁”与“烟萝”的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美丽,又暗含了佛教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
最后,“到处瞻光被,羹墙岂是过”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深入理解和认同,认为佛教的光辉不仅照亮了寺庙,也影响了周围的每一个角落,这种影响是深远且无处不在的。这里的“羹墙”可能是指佛教文化的传播与普及,诗人通过这句诗强调了佛教文化对社会的积极影响,并非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参观或路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寺庙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以及对佛教文化的深刻感悟,展现了作者对佛教文化的敬仰和对自然美的欣赏,同时也体现了清代文人对于精神追求与自然和谐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