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洗穹色静,云开晓碧初。
回看岩际寺,几欲倒骑驴。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行经唐兴寺沿途所见的宁静美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雨后山林的清新画卷。
首联“雨洗穹色静,云开晓碧初”,开篇即以“雨”和“云”的动态描绘出清晨的宁静与清新。雨后的天空显得格外宁静,云层逐渐散开,透露出一抹初晨的碧绿,为整幅画面定下了清新脱俗的基调。
颔联“峰峦争峭拔,台殿已清虚”,进一步展现了山峦的峻峭与台殿的空灵。山峰竞相挺拔,展现出大自然的雄伟壮丽;而台殿在雨后的清风中显得更加空灵,仿佛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颈联“村落孤烟起,人家半岭居”,转而描绘了村落与居民的生活场景。村落间升起一缕孤烟,暗示着生活的烟火气息;而“人家半岭居”则形象地表现了居民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景象,山间村落,半隐于云雾之中,增添了几分神秘与诗意。
尾联“回看岩际寺,几欲倒骑驴”,诗人回望山岩间的寺庙,心中涌起一股想要倒骑驴马,深入探索这幽静之地的冲动。这一细节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也流露出一种悠然自得、与世无争的淡泊心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在自然中寻求心灵宁静的追求。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是宋代山水田园诗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