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观雨即事·其四》
《观雨即事·其四》全文
清 / 许南英   形式: 七言绝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厌(bù yàn)的意思:不感到厌烦,不厌倦。

不识(bù shí)的意思:不了解或不认识

池沼(chí zhǎo)的意思:池沼指的是湖泊和沼泽地,也用来比喻境地险恶、困难重重的处境。

黄昏(huáng hūn)的意思:指太阳下山后,天色暗淡,天黑之前的时段,也用来比喻事物的末期或衰退阶段。

几分(jǐ fēn)的意思:表示程度、数量不多或不全的意思。

郊原(jiāo yuán)的意思:指郊外的原野,比喻远离尘嚣,环境幽静。

入耳(rù ěr)的意思:指言语或声音听起来舒服、顺耳。

潇潇(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雨水或泪水连绵不断

中庭(zhōng tíng)的意思:指院子中央的庭院,也可引申为指某个地方的核心或中心。

自如(zì rú)的意思:自如指事物自然无拘束、自由自在的状态或行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静观雨景的情境,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和哲思。

首句“不厌潇潇入耳繁”,以“不厌”二字表达了诗人对雨声的喜爱与接纳,无论是密集还是绵长的雨声,都能让人心生欢喜,仿佛雨声本身就是一种美妙的音乐。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雨声人格化,使之成为可以被欣赏的对象。

次句“捲帘深坐到黄昏”,描述了诗人为了更好地观赏雨景,卷起窗帘,静静地坐在室内,直到黄昏时分。这一行为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浓厚兴趣,也体现了他愿意沉浸于自然之中,与自然共度时光的生活态度。

第三句“中庭已自如池沼”,通过“中庭”与“池沼”的对比,表现了雨后庭院的清新与宁静。雨后的中庭,仿佛变成了一个小型的池沼,水面上漂浮着雨珠,映照着天空的色彩,呈现出一种自然和谐之美。

最后一句“不识郊原泽几分”,则以疑问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无限遐想。他虽然身处庭院之内,却能感受到郊原泽地的广阔与丰富,这种超越眼前的视野,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刻理解和敬畏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思考,以及在自然中寻求心灵慰藉的精神追求。

作者介绍
许南英

许南英
朝代:清

现代著名作家许地山的父亲许南英,是台湾近代著名的爱国诗人。他是台湾安平人,号蕴白,别号“窥园主人”和“留发头陀”。台湾安平,也就是今天的台南市。许南英作为台湾历史上第二十五位进士,他的一生浓缩了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种种际遇。他遭遇国土沦丧之痛,切身体会清朝官场的腐朽,也亲身经历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 他的命运与时代紧紧相连,手中的笔也时时捕捉时代的脉搏。他留下的诗集《窥园留草》记录了时代的方方面面。
猜你喜欢

十咏图·宿清江小舍

菰叶青青绿荇齐。

(0)

十咏图·庭鹤

戢翼盘桓傍小庭,不无清夜梦烟汀。
静翘月色一团素,闲啄苔钱数点青。
终日稻粱聊自足,满前鸡鹜漫相形。
已随秋意归诗笔,更与幽栖上画屏。

(0)

次经略舍人韵

列岫凌虚滃翠岚,龙泓澄澈七星涵。
岩瞻好向西湖著,飞去何妨自岭南。

(0)

十咏图·闻砧

遥野空林砧杵声,浅沙栖雁自相鸣。
西风送响暝色静,久客感秋愁思生。
何处征人移塞帐,实时新月落江城。
不知今夜捣衣曲,欲写秋闺多少情。

(0)

鹦鹉叹

憔悴君家历岁年,翠襟蒙宠自须怜。
能言肯信真如凤,钩喙应知不类鸢。
千里云山迷陇树,几回魂梦绕秦川。
稻粱未必虚朝夕,直为樊笼一惘然。

(0)

书云萍录

杰阁峥嵘据柳湾,段侯江令梦魂间。
我来不问兴亡事,傲立薰风看蒋山。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