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诸庵花光十梅颂·其五》全文
- 翻译
- 汲取了少林寺的精髓,全身都散发着风雪中的清香。
自从在庾岭飘泊以来,即使花朵的光芒也懂得了流传芬芳。
- 注释
- 少林枝叶:比喻少林寺的文化或精神。
馨香:指香气,这里形容人的气质或品质。
飘零:形容生活漂泊不定,流离失所。
庾岭:古代地名,位于今广东和江西交界处。
花光:借指美好的事物或人。
流芳:流传美名,永世被人称颂。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柏的作品,名为《和诸庵花光十梅颂(其五)》。从这一句来看,王柏通过“接得少林枝叶,满腰风雪馨香”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在寒冷的冬季里,怀抱着沐浴在风雪中的梅花枝条,这些梅花不仅没有因为严寒而凋谢,反而更加香气浓郁,充满了生命力。少林寺位于河南嵩山,是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而这里提到的“少林”可能是指代梅花的洁净高贵。
接着,“一自飘零庾岭,花光也解流芳”,诗人进一步描写了梅花飘零至庾岭(庾岭山在今湖南宁乡),即使是在偏远的小山之中,梅花的光彩与香气依然不减。这里的“一自”表达了一种自然而然、无需人工雕琢的美感,而“流芳”则突显了梅花即便在飘零中也能散发出迷人的芬芳。
王柏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梅花的坚韧不拔和清高脱俗,也表达了诗人自己对自然、美好事物的独特感受与赞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因举楞严经七处徵心成颂
善逝明知直不邪,要穷妄识是空花。
故令庆喜推心目,胜相初观始出家。
在内何缘昧肝胃,相知在外又成差。
琉璃比眼还同境,闭障开明未有涯。
合处随生难定体,根尘兼带转蓬麻。
世间一切都无著,水陆空行作翳瑕。
七处无归全失措,从兹始得遍河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