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堂竟何人,此老乃石上。
《题赵琳画东坡石上以杖横膝扇头二首·其一》全文
- 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东坡先生的形象,展现了其超凡脱俗的气度与威严。诗人赵秉文以“庙堂竟何人,此老乃石上”开篇,将东坡置于庙堂之上,却独坐于石上,暗示其不拘一格、超然物外的个性。接着,“盘礴万古胸,入此一藤杖”两句,进一步刻画了东坡深邃的思想和手持藤杖的从容姿态,仿佛他胸中蕴含着千年的智慧,而藤杖则是他与世隔绝、独立思考的象征。
“击去荆舒蛮,扶来司马相”则运用了典故,表达了东坡先生的豪情壮志与政治抱负。他如同勇士一般,击退了荆舒蛮族的侵扰,又扶持司马相这样的贤臣,展现了他为国为民的胸怀和行动力。最后,“君看熊虎颜,百兽不敢傍”一句,以熊虎般的威严形象,强调了东坡先生的影响力,即便是野兽也畏惧他的威严,不敢靠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东坡先生形象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个性魅力、深远的政治眼光以及对国家与人民的深厚情感,是一首充满敬仰之情的赞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清白轩
关西演庆源,清白传家世。
乐有贤子孙,绳绳远相继。
读书师圣贤,开口谈道义。
出宰擅英猷,牛刀烦小试。
清苦冰蘖声,雅淡□盐味。
蔼如春阳温,肃若秋霜厉。
一轩公退余,翛然忘世虑。
愿言慎厥终,余光照来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