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再至北乡干归路中作》
《再至北乡干归路中作》全文
宋 / 方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远山马首相随,近岸迎人却回

鸲鹆食残松子落,虹霓过水声来。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àizhìběixiānggānguīzhōngzuò
sòng / fāngzhù

yuǎnshānshǒushàngxiāngsuíjìnànyíngrénshìquèjiǒng

shícánsōngluòhóngyǐnguòshuǐshēnglái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鸲鹆(qú yù)的意思:形容人们互相模仿或相互学习的情况。

过水(guò shuǐ)的意思:指通过水流过,形容事物被冲刷洗涤或经历了一番磨砺。

虹霓(hóng ní)的意思:指彩虹。

马首(mǎ shǒu)的意思:指马的头部,常用于比喻事物的重要部分或首要位置。

却回(què huí)的意思:却指转身,回指转身回去。表示事情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又回到原来的状态或位置。

松子(sōng zǐ)的意思:指人的心胸开阔、性格豁达,不拘小节,不计较得失。

相随(xiāng suí)的意思:相互跟随,彼此陪伴

迎人(yíng rén)的意思:热情地欢迎人们,对人友好。

远山(yuǎn shān)的意思:远离自己所在的地方,到更远的地方去。

翻译
远处的山峦仿佛还跟随着马的头颅,
靠近岸边时,它又像是在迎接人们,然后又退回去。
注释
远山:远处的山脉。
马首:马的头部。
尚:仍然。
相随:跟随。
近岸:靠近河岸。
迎人:迎接人们。
势:势头。
却回:退回去。
鸲鹆:八哥鸟。
食残:吃剩下的。
松子:松树的种子。
落:落下。
虹霓:彩虹。
饮过:喝过。
水声:水声传来。
来:传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野行旅的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自然之美和旅途的情趣。开篇“远山马首尚相随”,表达了诗人与远方山峦之间依然相伴的意境,既展现了行程的延伸,也透露出一种对远方的向往。

紧接着,“近岸迎人势却回”则是写到临近河岸时,马儿似乎有所感应,转身而回,这不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也可能隐含着诗人内心对于归途的矛盾情感。

中间两句“鸲鹆食残松子落,虹霓饮过水声来”则生动地描写了旅途中的细节。鸲鹆(一种鸟类)吃掉了松树上的种子,而虹霓(彩云)如同在溪流中饮水,一方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另一方面也通过“食残”和“饮过”的动作传达出诗人对旅途中的点滴不漏的观察。

整首诗语言质朴而意境丰富,每个景象都与行者的心情紧密相连,共同构织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通过这简短的四句话,诗人巧妙地将自己的旅行感受和自然之美融为一体,展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作者介绍

方翥
朝代:宋

宋兴化军莆田人,字次云。方元寀孙。六岁而孤,读书甚勤,过目即能贯通。高宗绍兴八年进士。调闽清县尉,赴任未逾年即归。尽读从兄方略万卷楼藏书,凡三十年。有司奏闻,得旨召对,除秘书省正字。
猜你喜欢

第十七回回前诗

豪华虽足羡,离别却难堪。

博得虚名在,谁人识苦甘?

(0)

黛螺顶

峦回谷抱自重重,螺顶左邻据别峰。

云栈屈盘历霄汉,花宫独涌现芙蓉。

窗前东海初升日,阶下千年不老松。

供养五台曼殊象,阇黎疑未识真宗。

(0)

经岳武穆祠

翠柏红垣见葆祠,羔豚命祭复过之。

两言臣则师千古,百战兵威震一时。

道济长城谁自坏,临安一木幸犹支。

故乡俎豆夫何恨,恨是金牌太促期。

(0)

兴京陪祭福陵

龙盘凤翥气佳哉,东指斋宫玉辇来。

影入松楸仙仗远,香升俎豆晓云开。

盛仪备处千官肃,神贶乘时万马回。

豹尾叨陪须献颂,小臣惭愧展微才。

(0)

田家

田家无所求,所求在衣食;

丈夫事耕稼,妇女攻纺绩,侵晨荷锄出,暮夜不遑息。

饱暖匪天降,赖尔筋与力。

租税所从来,官府宜爱惜。

如何恣刻剥,渗漉尽涓滴。

怪当休明时,狼藉多盗贼。

岂无仁义矛,可以弭锋镝。

安得廉循吏,与国共欣戚,清心罢苞苴,养民瘳国脉。

(0)

苏武慢

六十归来,今过七十,感谢圣恩嘉惠。

早眠晏起,渴饮饥餐,自己了无心事。

数卷残书,半枚破砚,聊表秀才而已。

道先生、快写能吟,直是去之远矣。

没寻思、拄个青藜,靸双芒屦,走去渡头观水。

逝者滔滔,来之衮衮,不觉日斜风细。

有一渔翁,蓦然相唤,你在看他甚底。

便扶杖、穿起鲜鱼,博得一尊同醉。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