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直讲在官署中的形象与心境。首句“丝纶知讲履声閒”,以“丝纶”喻指朝廷的诏令或教诲,暗示直讲在传达和解释这些教诲时,脚步轻盈,内心专注,体现出其对知识传播的虔诚与恭敬。次句“正字鸿胪槛外班”,通过“正字”和“鸿胪”这两个官职名称,以及“槛外班”这一场景描写,展现了直讲在官署中的位置与职责,同时“槛外”二字也营造出一种开阔、自由的氛围,暗示其在知识传播上的独立性和影响力。
第三句“才折一躬开起止”,生动地描绘了直讲在讲解过程中,每当遇到关键之处,便会深深鞠躬,既是对知识的敬畏,也是对听众的尊重。这里的“才折一躬”不仅表现了直讲的谦逊态度,也体现了其教学方法的严谨与深入。最后一句“丹心吐出殿中间”,则直接表达了直讲内心的赤诚与热情,他将满腔的热情和对知识的热爱,毫无保留地传递给在场的每一个人,这种情感在殿堂之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使得整个场景充满了感染力和教育意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直讲在官署中工作状态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作为知识传播者的专业素养和人格魅力,也深刻揭示了教育者对于知识的敬畏之心和对学生的深切关怀,是一首富有深意的纪咏之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一萼红.蔡浣霞《湖楼烟雨图卷》
倚楼窗。甚迢迢波影,绿到旧湖乡。
界白成烟,飘青作雨,抵他半幅潇湘。
知耐了、多番吟眺,只留双、冷眼付鸳鸯。
十二真珠,捲来天际,应怕思量。
我亦梦魂飞去,便山腰水尾,都是回肠。
鹭顶千丝,鸥心一点,等闲逗起凄凉。
拟准备、风前蓑笠,问故人、几个在渔庄。
空对桃花潭色,忆著汪郎。
贺新郎.中秋前五日看早桂
灏气收残暑。恰金飙、夜来染就,小山幽树。
丛桂离离香满径,正值秋棠开处。
掩映也、倍添娇妩。
红烛三条围锁院,记妲娥、不肯相怜取。
平生恨,那堪数。思量旧事多如雨。
忆前生、婆娑曾在,清虚之府。
沦谪红尘三十载,却羡广寒清苦。
忘不了、花阴玉兔。
月到中秋光定满,折花枝、吾欲骖鸾去。
再快作,霓裳舞。
满江红.写怀
四壁萧然,每自笑、谋生无术。
空余得、半生落拓,酒狂诗癖。
短砌有花聊适宜,茅斋无地堪容膝。
问柴门,何事日长关,维摩疾。且瀹茗,松闲石。
且放艇,溪头月。况此身蝶梦,此生驹隙。
踪迹好寻闲处住,心情莫向愁边歇。
尽掀髯、一笑万峰横,遥天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