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挽诗四首·其一》
《杂挽诗四首·其一》全文
宋 / 李之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报地三千箓,年光八十春。

却寻来处路,重接社中人

杖履平日幢幡想去尘。

开布金底,又见一番新。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幢幡(zhuàng fān)的意思:指旗帜、旌旗的意思。

开布(kāi bù)的意思:指撕开布料,展开布匹,比喻揭露真相,公开事实。

来处(lái chù)的意思:指事物的来源或来历。

年光(nián guāng)的意思:年光指的是时间的流逝,特指青春年华的消逝。

平日(píng rì)的意思:指平常、日常,表示平时的状态或行为。

三千(sān qiān)的意思:形容非常多,数量巨大。

一番(yī fān)的意思:表示一次尝试、一番努力或一番思考。

杖履(zhàng lǚ)的意思:指老人的拐杖和鞋子,代指年老体弱。

中人(zhōng rén)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某种事物中具有一定地位、能力或影响力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之仪所作的《杂挽诗四首》之一,通过“报地三千箓,年光八十春”两句,描绘了逝者生前的岁月与功业,箓代表道教的符箓,三千箓象征着高深的道行或功绩;八十春则以夸张的手法形容其长寿。接下来的“却寻来处路,重接社中人”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以及希望在另一个世界再次相聚的愿望。“杖履空平日,幢幡想去尘”则通过描绘逝者生前的生活场景和死后世界的景象,表达了对逝者的追思与怀念。“莲开布金底,又见一番新”以莲花的盛开比喻生命的新生,寓意逝者虽已离去,但其精神与影响将永远存在,如同莲花般绽放于世间,给予后人新的启示与力量。整首诗情感真挚,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死亡及永恒主题的独特见解。

作者介绍
李之仪

李之仪
朝代:宋   字:端叔   籍贯:沧州无棣(庆云县)   生辰:1038~1117

李之仪(104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今属山东省)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猜你喜欢

和国哭因以奉勉

宿云浓澹弄空明,桃李吹香雨屡经。
燕识旧巢犹颉颃,枝骈新绿尚芳馨。
力田须待年多黍,知病好寻参与苓。
莫为无家动乡思,且筹杰论献明廷。

(0)

和无介之

五年相别改形容,又向潮阳识飓风。
萧散喜君真有道,驱驰如我久无功。
一鸣遂堕尘埃里,九死余生患难中。
吊影自怜仍自放,钝根不复就磨砻。

(0)

胡笳曲二首

江南春草绿,江北未开花。
佳人在何处,迁谪寄长沙。

(0)

和郑国哭来自江州道中之什

闻道山炉一炷香,三余常得寸心降。
直须了取诗千首,始可闲期璧一双。
梅润未能排絮帽,日阳只拟上云窗。
伫公纳锡充前列,毋使迟迟出九江。

(0)

锦石擣流黄

秋风清,秋月明,征人思妇难为情。
难为情,蟋蟀远壁鸣寒声,霜砧皓腕愁不胜。
愁不胜,愁不可剪衣可成,梦君先到黄龙庭。

(0)

居泉南和江给事二首

西山爽气不谁何,政恐愁容积渐多。
动地边声入河珑,未妨车马断经过。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邢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