冽彼下泉,浸彼苞萧。忾我寤叹,念彼京周。
冽彼下泉,浸彼苞蓍。忾我寤叹,念彼京师。
苞稂(bāo láng)的意思:指稚嫩的竹子或麦苗,比喻年幼或经验不足的人。
伯劳(bó láo)的意思:指人做事不计较辛苦和报酬,默默无闻地为他人付出。
国有(guó yǒu)的意思:由国家所有,属于国家所有
京周(jīng zhōu)的意思:指国都和周边地区,也泛指一个地方和其周边地区。
京师(jīng shī)的意思:京师指的是古代中国的首都,也可以用来泛指大都市或重要城市。
劳之(láo zhī)的意思:劳累、辛苦
黍苗(shǔ miáo)的意思:比喻年幼的人或事物。也用来形容年轻的植物。
四国(sì guó)的意思:指四个国家或地区。
寤叹(wù tàn)的意思:形容醒悟后感慨万分。
下泉(xià quán)的意思:形容水流向下流淌,比喻德行高尚的人不计较名利,默默无闻地为人民服务。
阴雨(yīn yǔ)的意思:指天气阴沉、多雨的情况。
周京(zhōu jīng)的意思:指一个人在官场上升迁得很快,即迅速升为京官。
这首诗是《诗经》中的一首,名为《下泉》,属于先秦时期的作品。从艺术风格来看,这是一首典型的田野劳作诗,与农业生产紧密相关。
首先,从“洌彼下泉,浸彼苞稂”可以感受到农民对土地的深厚情感和对水源的依赖。这里的“下泉”指的是地面上的泉水,而“浸彼苞稂”则形象地描绘了庄稼被水浇灌后的景象,表现出诗人对农业生产中水资源重要性的认识。
接着,“忾我寤叹,念彼周京”表达了诗人在劳作之余,对远方都城的思念。这里的“周京”可能指的是当时的政治中心,即周朝的都城,这不仅反映出诗人的情感世界,也体现出古代农民对于中央政权的一种认同和向往。
在后面的两节,同样的韵律和意象被重复使用,但每次对“苞”字的选择有所变化,从“稂”到“萧”再到“蓍”,可能是在强调不同阶段的农事活动,或是对于庄稼生长状况的观察。
最后两句,“芃芃黍苗,阴雨膏之。四国有王,郇伯劳之。”则描绘了一幅丰收和平安图景。“黍”是一种粮食作物,而“芃芃”形容它的繁盛;“阴雨膏之”则是天然的灌溉,使得庄稼得到充分的水分。紧接着,“四国有王,郇伯劳之”表达了在国家和平、君主明智的情况下,人民能够安居乐业,专心于农业生产。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农事活动的细腻描绘,以及对都城和政权的思念,展现了一幅古代中国农村生活的温馨画卷,同时也反映了农业社会对于天气、水源和政治稳定的依赖。
双龙古洞,领略千岩秀。
福地有真仙,来一试、调元□手。
青春绿野,月转最高峰,星斗润,柳梅新,五夜收灯后。
诏飞天上,人倚经纶旧。
重入辅升平,更赢得、千龄眉寿。
功成未晚,归伴赤松游,金印重,羽衣轻,会见丹砂就。
江绕层城,重楼迥、依然山色。
□□有、佳人犹记,旧家离别。
把酒只如当日醉,挥毫剩欠尊前客。
算平林、有恨寄伤心,烟如织。湖平树,花连陌。
风景是,光阴易。叹新声浑在,断云难觅。
暮雨不成巫峡梦,数峰还认湘波瑟。
但与君、同看小槽红,真珠滴。
七十已过半,所向意不如。
一官计大州,仆仆畏简书。
酒薄不可醉,歌舞见已疏。
亦有淡生活,诗成自相纾。
池面数尺地,荆棘试剪除。
为觅桃李花,养根待春初。
日暮公事已,呼童细耘锄。
稍稍净朽壤,依依列荒墟。
岁月能几何,坐见红绮舒。
更须土脉动,艺柳分芙蕖。
赏心固难事,寓目良有馀。
即此且痛饮,三年冀安居。
勿言传舍耳,吾生亦蘧庐。
苟无名利著,朝市均樵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