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释
- 遐方怨: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
半拆:这里指花朵半开。
拆,一作“坼(chè)”,又作“折”。
珠帘:用珠玉所饰的帘子。
宿妆:隔夜残妆。
眉:一作“梅”。
粉山横:指眉妆褪色,变得浅淡。
古代女子修饰容颜以粉敷面,以黛画眉。
黛眉变浅,露出白色的粉底,因称“粉山”。
约鬟:即束发为鬟髻,未嫁少女多用此发型。
约,缠束。
鬟,古人把盘为环形的发髻称为鬟。
绣罗:这里指绣花罗裙。
- 翻译
- 正是雨后初晴的时候,花儿刚刚绽开了笑脸。珠帘尚未卷起,心中的梦境已残。怕听那清晓的莺歌,好似唱不尽的幽怨。昨夜的妆粉早已零乱,眉色浅浅如小山。且对着镜儿又梳妆,偏是清风总多情,轻轻撩起绣裙的边。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温庭筠的《遐方怨(其二)》。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哀怨和淡淡的忧伤。
"花半拆,雨初晴" 描述了一种春日清晨的景象,花瓣尚未完全开放,细雨刚停,天空正逐渐放晴,这是一幅生机勃勃又不失柔美的画面。然而,诗人并没有沉浸在这样的美好之中,因为接下来的"未卷珠帘,梦残惆怅闻晓莺" 告诉我们,尽管窗外天气晴朗,但室内依然是夜晚遗留的阴影和梦境中的忧愁。珠帘尚未卷起,透露出诗人不愿打破这份宁静和孤独,而那"梦残惆怅" 则反映了诗人的心情复杂,内心深处仍然无法释怀的哀愁。
"宿妆眉浅粉山横" 这一句则是对女性容颜的描绘。尽管化着昨夜未卸的妆容,但眉宇间的浅淡粉色依旧如同远山一般柔和而迷人。这不仅是外貌上的赞美,更隐含了诗人对于那个人的眷恋与思念。
最后两句"约鬟鸾镜里,绣罗轻" 则描写了女性在梳妆时的场景。"约鬟" 指的是整理头发,而"鸾镜" 是古代女子用的铜镜,这里的镜子似乎承载着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而"绣罗轻" 则是对衣物质地的描写,"绣罗" 通常指的是精致漂亮的丝织品,"轻" 字则强调了这种布料的柔软和轻薄。这里不仅在形容女性装饰的细节,更是在表达诗人对于这份温柔生活片段的珍视。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室内环境以及女性形象的精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它不仅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更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一种怀念和哀愁的表达。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陌上桑·其三
罗敷眺清矑,不敢前致辞。
罗敷善鸣筝,弦语调音疏。
使君贵识曲,倾耳听名讴。
初为濮上弹,上宫俨相于。
次作阳春调,韶景逼通都。
都人士与女,唧唧秦家姝。
佳人美无度,夫婿快且殊。
何用识夫婿,丛台接天衢。
白皙耀朱茇,绿鬓专城居。
柱后惠文冠,腰间古鹿卢。
冠引通都士,剑值千万馀。
行拥青丝骑,归燕明月庐。
改柱入清商,冰华浸太虚。
谡谡藐姑唱,漻漻涤烦纡。
曲阕音讵亏,使君意气消。
送朱锡公北上省亲
江潮五月平河梁,十里东风兰芷香。
行逢暮雨不堪折,江路茫茫空断肠。
知君肠痛盈怀抱,寸心万里三春草。
手持藤杖曳方袍,省亲远向幽燕道。
幽燕故道草芄芄,禾黍离离满旧宫。
万里穷荒一草莽,十年心系鼎湖龙。
到日登堂荐秋菊,行藏忍向灵氛卜。
报道田芜三径荒,斑衣笑舞劝归沐。
黄云零落旅愁新,慷慨中怀敢告人。
西风泪堕铜驼陌,明月魂销铁马尘。
怜君艺圃名空藉,十年忠孝无人识。
近从多难见君心,贤者由来不易测。
绿护班荆两及秋,与君同约住罗浮。
绪言未尽听鸡夜,疲马萧萧赋远游。
严城寂历悲笳动,居人踯躅伤离梦。
他日南归莫过门,春风寻我朱明洞。
《送朱锡公北上省亲》【明·岑徵】江潮五月平河梁,十里东风兰芷香。行逢暮雨不堪折,江路茫茫空断肠。知君肠痛盈怀抱,寸心万里三春草。手持藤杖曳方袍,省亲远向幽燕道。幽燕故道草芄芄,禾黍离离满旧宫。万里穷荒一草莽,十年心系鼎湖龙。到日登堂荐秋菊,行藏忍向灵氛卜。报道田芜三径荒,斑衣笑舞劝归沐。黄云零落旅愁新,慷慨中怀敢告人。西风泪堕铜驼陌,明月魂销铁马尘。怜君艺圃名空藉,十年忠孝无人识。近从多难见君心,贤者由来不易测。绿护班荆两及秋,与君同约住罗浮。绪言未尽听鸡夜,疲马萧萧赋远游。严城寂历悲笳动,居人踯躅伤离梦。他日南归莫过门,春风寻我朱明洞。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1667c6877e73d20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