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拟寒山寺·其一三五》
《拟寒山寺·其一三五》全文
宋 / 释怀深   形式: 古风

贪夫扑满,不虑满时祸。

未盈犹可存,已满终归破。

君看石齐奴不义财货

吃剑为绿珠,至死不知过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义(bú yì)的意思:指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的财物或利益。

财货(cái huò)的意思:财富和货物

扑满(pū mǎn)的意思:形容事情非常仔细、彻底。

齐奴(qí nú)的意思:指人们团结一心,齐心协力,共同努力的精神状态。

贪夫(tān fū)的意思:指贪婪的人,特指贪婪于财物的人。

犹可(yóu kě)的意思:还可以;尚可

知过(zhī guò)的意思:指了解过去的错误或过失,并且能够改正并避免再犯。

终归(zhōng guī)的意思:最终、归根到底

鉴赏

这首诗以贪欲为主题,通过形象的比喻和具体的例子,揭示了贪婪所带来的后果。首句“贪夫如扑满”,将贪婪之人比作扑满,扑满是一种古代用来储钱的器物,当它装满钱币后,就会破裂。这里用扑满来比喻贪欲之人,形象地说明了贪婪者最终会因自己的欲望而遭受损失或灾祸。

接着,“不虑满时祸”指出贪婪之人并不考虑满载之时的危险,他们只顾眼前的利益,不顾长远的后果。这种短视的行为往往导致不可挽回的损失。

“未盈犹可存,已满终归破”进一步阐述了贪婪的后果。在未达到满载之前,贪婪者还能勉强维持,但一旦达到极限,就不可避免地走向毁灭。这句话强调了贪婪的破坏性和毁灭性。

“君看石齐奴,不义蓄财货”通过引用历史故事,进一步强调了不义之财的下场。石齐奴是历史上一个因不义之财而遭致不幸的人物,这个例子提醒人们,不正当获取的财富最终会带来灾难。

最后,“吃剑为绿珠,至死不知过”以绿珠的故事收尾。绿珠是晋朝石崇的宠妾,因石崇得罪权贵被杀,绿珠投剑自尽。这个故事表达了即使在极端情况下,人们仍然可能因为贪婪或不正当行为而付出生命的代价,直到最后一刻仍不知悔改。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和历史故事,深刻揭示了贪婪的危害,告诫人们要警惕并远离贪婪,追求正义和道德的生活方式。

作者介绍

释怀深
朝代:宋   号:慈受   籍贯:寿春六安(今属安徽)

释怀深(一○七七~一一三二),号慈受,俗姓夏,寿春六安(今属安徽)人。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猜你喜欢

题虞太守画

昨夜梦入茅君山,平明飞落秋堂间。

一色芙蓉倚天碧,千岩万壑何盘盘。

蓬莱宫中青鸟使,忽寄数行云锦字。

玩之使我神飞扬,排云拟接泠风袂。

虞夫子,瀛洲仙。自与山别来,宦游南北今几年。

金堂石室岁月久,洞花溪鸟仍依然。

采芝有田,洗术有泉。萝月可席,松风可弦。

山中之乐不可极,青壁有路何由缘。

会当揽辔清中原,麟符虎节朝九天。

西寻赤松子,东揖鲁仲连,功成却赋归来篇。

寄谢三茅君,此时我发不再玄,安得骑鸾下上相周旋。

相周旋,鍊金液。

摩挲老眼望时青,更乞还丹生羽翼。

(0)

送上竺隐箕山法师

五天竺国前朝寺,八十三年出世僧。

月下眼能看细字,云中手不拄枯藤。

天厨甘露朝朝饭,丈室生花夜夜镫。

鹿苑證成无上觉,牛车说破最初乘。

春深又送花间鸟,湖水都消雪后冰。

明日远山遥在望,上方台殿翠层层。

(0)

赠医士长律十首·其二丹灶

海上仙人有葛洪,骑云八极杳无踪。

十年舐鼎来鸡犬,九转丹成变虎龙。

玉髓岂无金液鍊,绛泥犹有紫苔封。

只今谁得长生术,独有南州鹤发翁。

(0)

过贡秘书墓

只今学士总奔波,不似先生葬薜萝。

眼见蓬莱成海水,身骑箕尾上星河。

开元供奉江南少,天禄词臣地下多。

回首敬亭秋色远,山青云白奈愁何。

(0)

送判府万侯秩满如京

汉运兴黄祚,真人御赤龙。

将军雄武略,槐里建侯封。

奕世功何厚,诸孙秀所钟。

冥鸿翔大海,秋隼立高峰。

佐郡劳三载,承恩入九重。

临风何所赠,江上采芙蓉。

(0)

舟中积雨

一雨复一雨,渡江重渡江。

风雷自动荡,水石相冲撞。

月影忽堕地,雨声犹在窗。

閒愁千万斛,安得酒盈缸。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