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舟行有感》由明代诗人张彦修所作,通过描绘舟行之景,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战乱频仍的感慨。
首句“击棹东行恨转赊”,开篇即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一幅舟行的画面:诗人手持船桨,向东航行,心中却满是难以言说的愁绪。这里的“恨转赊”不仅指路程渐远,更暗含了对时光流逝、人生苦短的无奈与哀叹。
次句“江流徒自促年华”,紧承上句,诗人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自然景象之中。江水奔腾不息,似乎在催促着岁月的流逝,而诗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年华匆匆而去,无法挽留。这一句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时间无情的感慨。
后两句“因思戎马征随急,减却沧州几钓槎”,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联想到战争的频繁,士兵们在战场上生死未卜,连平静的渔舟生活都变得遥不可及。这里,“沧州”象征着远离战乱、宁静的生活,“钓槎”则是渔人垂钓的船只,代表着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然而,在战争的阴影下,这种生活变得遥不可及,甚至可能因此减少,甚至消失。
整首诗通过对舟行、江流、战争与生活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体现了诗人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赋张秋泉真人所藏研山
泰山亦一拳石多,势雄齐鲁青巍峨。
此石却是小岱岳,峰峦无数生陂陀。
千岩万壑来几上,中有绝涧横天河。
粤从混沌元气判,自然凝结非镌磨。
人间奇物不易得,一见大叫争摩挲。
米公平生好奇者,大书深刻无差讹。
傍有小研天所造,仰受笔墨如圆荷。
我欲为君书道德,但愿此石不用鹅。
巧偷豪夺古来有,问君此意当如何。
王黄华墨竹
古来画竹尊右丞,东坡敛袂不敢评。
开元石本出摹写,燕市骏骨留空名。
亦有文湖州,画意不画形。
一为坡所赏,四海知有筼筜亭。
深衣幅巾老明经,老死不敢言纵横。
岂知辽江一派最后出,运斤成风刃发硎。
雪溪仙人诗骨清,画笔尚馀诗典刑。
月中看竹写秋影,清镜平明白发生。
娟娟略似萱草咏,落落不减丛台行。
千枝万叶何许来,但见醉帖字欹倾。
君不见忠恕大篆草书法,赵生怒虎噀墨成。
至人技进不名技,游戏亦复通真灵。
百年文章公主盟,屏山见之跽且擎。
声光旧塞天壤破,议论今著儿曹轻。
有物于此鸣不平,悲邪啸邪谁汝令?
只恐破窗风雨夜,怒随雷电上青冥。
《王黄华墨竹》【金·元好问】古来画竹尊右丞,东坡敛袂不敢评。开元石本出摹写,燕市骏骨留空名。亦有文湖州,画意不画形。一为坡所赏,四海知有筼筜亭。深衣幅巾老明经,老死不敢言纵横。岂知辽江一派最后出,运斤成风刃发硎。雪溪仙人诗骨清,画笔尚馀诗典刑。月中看竹写秋影,清镜平明白发生。娟娟略似萱草咏,落落不减丛台行。千枝万叶何许来,但见醉帖字欹倾。君不见忠恕大篆草书法,赵生怒虎噀墨成。至人技进不名技,游戏亦复通真灵。百年文章公主盟,屏山见之跽且擎。声光旧塞天壤破,议论今著儿曹轻。有物于此鸣不平,悲邪啸邪谁汝令?只恐破窗风雨夜,怒随雷电上青冥。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57267c6820ec1368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