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房肃已静,落月有馀辉。
寒虫隐壁思,秋蛾绕烛飞。
绝云断更合,离禽去复归。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凄凉的夜晚景象。诗人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捕捉到了夜晚的各种细微变化和情感波动。
首句“閒房肃已静”,点明了环境的寂静,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接着,“落月有馀辉”描绘了月光逐渐消散的情景,余晖给周围带来一丝温暖,同时也暗示着夜晚即将过去,黎明即将到来。
“寒虫隐壁思,秋蛾绕烛飞”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昆虫的行为赋予了情感色彩。寒虫在墙壁上低吟,似乎在诉说着对温暖的渴望;秋蛾围绕着烛火飞舞,既表现了它们对光明的追求,也暗含了孤独与彷徨的情绪。
“绝云断更合,离禽去复归”描绘了天空中云层的变化,以及鸟儿飞行的轨迹。云层时而分开,时而又重新聚合,象征着事物的分离与重聚,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离禽的往返,既有自由飞翔的喜悦,也有远离家园的忧伤。
最后,“佳人今何在,迢递江之沂”抒发了诗人对远方佳人的思念之情。佳人远在天边,江水悠悠,表达了深深的牵挂与无奈。而“一为别鹤弄,千里泪沾衣”则以别鹤的鸣叫比喻离别之痛,千里之外的泪水沾湿衣裳,形象地展现了思念的深切与痛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夜晚的静谧与深邃,以及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绿杨一道飞花,绣花乱点如晴雪。
都门几日,翠鸾回畛,情驰魏阙。
顷不忘君,时虽多暇,远犹辰说。
道六条尽备,诸人多样,卒难应,和鸾节。
物胜自余芽*,恐多输、豸霜摧折。
人无定志,事随云变,莫扪渠舌。
百步穿杨,空拳搏虎,岂容重发。
望君侯早晚,去登黄阁,作调元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