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溪道中三首·其二》全文
- 翻译
- 巨大的树木排列成千军万马,风雨中旗帜翻飞。
满怀愁绪倚靠在寺庙门口,向南望去,连小桥都淹没在水雾之中。
- 注释
- 摐摐:形容兵器撞击或风声,这里形容树木排列整齐的声音。
名木:有名的大树,可能指战旗杆。
旆旌:古代旗帜,有长柄的旗子。
愁倚:忧郁地倚靠。
寺门:寺庙的大门。
水烟:水气和烟雾。
小桥横:小桥横跨水面的景象。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崔鶠在绩溪道中的所见所感。首句"摐摐名木列千兵"以敲击声和排列整齐的树木比喻军队的威严,展现了壮观的军阵景象。接着的"风雨斜来捲旆旌"则通过风雨中的旗帜飘动,渲染出一种紧张而肃穆的氛围。
诗人身处此境,内心充满忧虑,"愁倚寺门南下望"表达了他倚靠寺门远眺的愁绪,可能是在担忧战事或旅途的艰难。最后一句"水烟不见小桥横"以景物描写收尾,远处的小桥淹没在水雾之中,视线被阻,更增添了诗人的迷茫与孤寂之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行军途中的壮丽场景与诗人内心的愁绪相结合,形成了一幅富有动态感的画面,展现了宋朝边塞诗的独特风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九华山
忆闻九华山,尚在童稚年。
浮沈任名路,窥仰会无缘。
罢职池阳时,复遭迎送牵。
因兹契诚愿,瞩望枕席前。
况值春正浓,气色无不全。
或如碧玉静,或似青霭鲜。
或接白云堆,或映红霞天。
呈姿既不一,变态何啻千。
巍峨本无动,崇峻性岂偏。
外景自隐隐,潜虚固幽玄。
我来暗凝情,务道志更坚。
色与山异性,性并山亦然。
境变山不动,性存形自迁。
自迁不阻俗,自定不失贤。
浮华与朱紫,安可迷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