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绩溪道中三首·其二》
《绩溪道中三首·其二》全文
宋 / 崔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摐摐名木千兵风雨斜来捲旆旌

愁倚寺门南下望,水烟不见小桥横。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见小(jiàn xiǎo)的意思:见识狭窄,眼界短浅。

名木(míng mù)的意思:指有名望的人或物体。

旆旌(pèi jīng)的意思:指旗帜、旌旗。也用来形容威风凛凛的样子。

千兵(qiān bīng)的意思:指军队众多,数量庞大。

水烟(shuǐ yān)的意思:指烟雾腾腾,如水一般弥漫。

小桥(xiǎo qiáo)的意思:小桥通常指小型的桥梁,也用来比喻狭窄的通道或连接两个地方的重要纽带。

翻译
巨大的树木排列成千军万马,风雨中旗帜翻飞。
满怀愁绪倚靠在寺庙门口,向南望去,连小桥都淹没在水雾之中。
注释
摐摐:形容兵器撞击或风声,这里形容树木排列整齐的声音。
名木:有名的大树,可能指战旗杆。
旆旌:古代旗帜,有长柄的旗子。
愁倚:忧郁地倚靠。
寺门:寺庙的大门。
水烟:水气和烟雾。
小桥横:小桥横跨水面的景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崔鶠在绩溪道中的所见所感。首句"摐摐名木列千兵"以敲击声和排列整齐的树木比喻军队的威严,展现了壮观的军阵景象。接着的"风雨斜来捲旆旌"则通过风雨中的旗帜飘动,渲染出一种紧张而肃穆的氛围。

诗人身处此境,内心充满忧虑,"愁倚寺门南下望"表达了他倚靠寺门远眺的愁绪,可能是在担忧战事或旅途的艰难。最后一句"水烟不见小桥横"以景物描写收尾,远处的小桥淹没在水雾之中,视线被阻,更增添了诗人的迷茫与孤寂之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行军途中的壮丽场景与诗人内心的愁绪相结合,形成了一幅富有动态感的画面,展现了宋朝边塞诗的独特风貌。

作者介绍

崔鶠
朝代:宋

崔鶠(yǎn),元佑进士,任凤州(今陕西凤县东)司户参军、筠州(今江西高安)推官。宣和六年(1124)起用为宁化军(治所在今山西静乐北宁化)通判,召为殿中侍御史。宋钦宗即位,以谏官召用,上书论蔡京之奸时,曾论及当时的文禁:“若苏轼、黄庭坚之文章,范镇、沈括之杂说,悉以严刑重赏,禁其收藏。其苛锢多士,亦已密矣。”而此时北宋垂亡矣。他深知局势难以挽回,“每叹天下事不可为”(吕本中《师友杂志》),不久得挛疾而卒。
猜你喜欢

春望词四首·其四

那堪花满枝,翻作两相思。

玉箸垂朝镜,春风知不知。

(0)

游烂柯山·其一

登岩已寂历,绝顶更岧峣。

响像如天近,窥临与世遥。

悠然畅心目,万虑一时销。

(0)

闻击壤

尧年听野老,击壤复何云。

自谓欢由己,宁知德在君。

气平闲易畅,声贺作难分。

耕凿方随日,恩威比望云。

篑桴均下调,和木等南薰。

无落于吾事,谁将帝已闻。

(0)

重阳日赐宴曲江亭赋六韵诗用清字

早衣对庭燎,躬化勤意诚。

时此万机暇,适与佳节并。

曲池洁寒流,芳菊舒金英。

乾坤爽气满,台殿秋光清。

朝野庆年丰,高会多欢声。

永怀无荒戒,良士同斯情。

(0)

题九华山

忆闻九华山,尚在童稚年。

浮沈任名路,窥仰会无缘。

罢职池阳时,复遭迎送牵。

因兹契诚愿,瞩望枕席前。

况值春正浓,气色无不全。

或如碧玉静,或似青霭鲜。

或接白云堆,或映红霞天。

呈姿既不一,变态何啻千。

巍峨本无动,崇峻性岂偏。

外景自隐隐,潜虚固幽玄。

我来暗凝情,务道志更坚。

色与山异性,性并山亦然。

境变山不动,性存形自迁。

自迁不阻俗,自定不失贤。

浮华与朱紫,安可迷心田。

(0)

崇山郡

地尽炎荒瘴海头,圣朝今又放驩兜。

交州已在南天外,更过交州四五州。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