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其二》全文
- 鉴赏
这首诗《颂(其二)》由唐代诗人利踪所作,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诗中探讨了世间事物与修行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层次的人对于事物认知的差异。
“从来事非物”,开篇即点明世间万物并非固定不变,而是不断变化的。这里的“事”指的是世间的一切现象,“非物”则暗示这些现象并非永恒不变的本质,而是相对的、暂时的存在。这句话强调了事物的无常性,引导读者思考如何在瞬息万变的世界中找到稳定和智慧。
“方便名为佛”,紧随其后,诗人提出修行的方法或途径可以被称为“佛”。这里的“方便”指的是各种方法、技巧或实践,而“佛”则象征着觉悟、智慧和慈悲。这一句强调了通过实践和努力,人们可以达到心灵的觉醒和提升,从而实现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接下来的两句“中下竞是非,上流始知屈”,描绘了不同层次的人对于事物的不同态度和理解。中下层的人往往容易陷入争论和对立之中,对事物的判断和评价充满偏见和争执。而上层的人则能够超越表面的纷争,认识到自己的局限和不足,开始谦逊地面对自己的无知。
整首诗通过对比不同层次的人对于世界的认知,强调了修行和智慧的重要性。它鼓励人们超越表面的争执和偏见,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智慧,最终达到自我超越和心灵的觉醒。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