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偈颂二十五首·其八》
《偈颂二十五首·其八》全文
宋 / 释智愚   形式: 偈颂

一年有十二个月,每月一度团圆,其馀尽是缺。

中间晦明出没,太半有不见者。

惟有今宵分外皎洁无物比伦,教我如何说。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比伦(bǐ lún)的意思:指人们争相攀比、互相竞争,比较高低胜负。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出没(chū mò)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在某个地方频繁出现或活动。

分外(fèn wài)的意思:特别,非常

晦明(huì míng)的意思:指黑暗与明亮相互交替,形容事物的变化不定。

皎洁(jiǎo jié)的意思:明亮洁净,光彩照人。

尽是(jìn shì)的意思:充满、全是

今宵(jīn xiāo)的意思:指今晚、今夜,也表示时间短暂,转眼即逝。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十二(shí èr)的意思:指十二个,表示数量为十二。

团圆(tuán yuán)的意思:指亲人、朋友或家庭成员相聚在一起,共同度过美好的时光。

惟有(wéi yǒu)的意思:只有,仅有

无物(wú wù)的意思:没有任何东西或物质存在

一度(yí dù)的意思:一时;一段时间

中间(zhōng jiān)的意思:指事物的中部、中间位置,也可引申为指在两个事物之间。

十二个(shí èr gè)的意思:指十二个人或事物。

鉴赏

这首宋朝释智愚的偈颂以月圆和缺为象征,表达了人生的无常与变化。"一年有十二月,每月一度团圆",描述了人们对于圆满的期待和生活中周期性的团聚。然而,"其馀尽是缺",暗示了大部分时间里人们都在经历离别或分离。"中间晦明出没,太半有不见者"进一步强调了生活的阴晴不定,月亮的晦暗与明亮交替出现,许多人世间的相聚也并非恒久。

"惟有今宵,分外皎洁",诗人聚焦在当下的美好时刻,月光格外明亮,象征着难得的幸福或内心的宁静。"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诗人感慨万千,认为没有任何事物能完全描绘或比拟这种美好的瞬间,言语在此显得无力,只能以"如何说"的疑问来表达深深的感动和对生活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月亮的变化,寓言人生百态,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独特见解和细腻的情感体验。

作者介绍

释智愚
朝代:宋   号:虚堂   籍贯:四明象山(今属浙江)   生辰:1185年—1269年

释智愚(1185年—1269年),号虚堂,俗姓陈,四明象山(今属浙江)人。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猜你喜欢

病中放言五首·其三

岁月催人易白头,只应蝴蝶梦为周。

跰?久悟人间世,汗漫已期方外游。

化鹤自知迷故国,断鳌今见立神州。

蓬莱水浅君须记,莲叶翩翩仅可舟。

(0)

过松江寄务观五首·其四

湖岸见亭馆,谁家长锁门。

主人宁好事,渌水但名园。

借我安茅屋,容君共酒樽。

风波正奔走,独立望江村。

(0)

次韵沆侄

平生作计本山林,便腹空馀贮古今。

致主未忘他日志,归耕每动十年心。

疏翎浪喜烟霄近,弱植多惭雨露深。

早决儒科犹望汝,蛩然虚谷伫闻音。

(0)

次韵李子永见庆新居

旋移桐树占高冈,更喜松筠翠作行。

檐外参差见林影,门前溶漾足溪光。

天涯留落还相识,地上经营岂太忙。

好事肯来三径在,已添篱菊待重阳。

(0)

入冬苦雨祷晴幸应刘若讷惠诗为贺因次其韵·其四

麦田秋过未休工,䆉稏如云白雨中。

乞得晴明三十日,披襟可咏快哉风。

(0)

寄侍郎五曙偈

吾年八十五,修因至于此。

问我归何处,顶相终难睹。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