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中人或有呼,新垣平何代无。
万岁声尝屡见,楚东城汉前殿。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灵会(líng huì)的意思:指心灵相通,思想一致,互相理解。
前殿(qián diàn)的意思:指位于宫殿或庙宇前面的大殿,也引申为地位高的人或物。
樵牧(qiáo mù)的意思:指贫苦人家为了生活,不得已放弃家园,离开故乡到外地谋生。
神灵(shén líng)的意思:指超越凡人、具有超自然力量的存在。
升中(shēng zhōng)的意思:指升职或晋级到中级职位。
万岁(wàn suì)的意思:表示祝福、庆贺,意味着希望某人或某事长命百岁、长久存在。
信臣(xìn chén)的意思:指忠诚可信的臣子或官员。
中人(zhōng rén)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某种事物中具有一定地位、能力或影响力的人。
这首《嵩呼曲》是明代邵宝所作,通过对“万岁”声的描绘,展现了对帝王的颂扬与敬仰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象征手法,将历史与现实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庄重而神秘的氛围。
首句“何处声声万岁”,以疑问的语气引出主题,仿佛在探寻那不绝于耳的颂歌从何而来,为全诗定下了一种追寻与敬畏的基调。接着,“帝升中神灵会”一句,将帝王与神灵相联,暗示着帝王的神圣地位,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帝王的崇敬之情。
“谷中人或有呼,新垣平何代无”两句,通过对比谷中人的呼唤与历史上新垣平(汉代名臣)的存在,强调了颂歌的普遍性和历史的连续性,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人们对帝王的颂扬从未间断。
“万岁声尝屡见,楚东城汉前殿”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指出“万岁”之声在历史长河中多次出现,不仅限于某一个朝代或地点,而是贯穿整个历史,体现了人们对帝王统治的认可与接受。
最后,“帝方信臣敢疑,啸也歌樵牧知”两句,表达了对帝王的信任与忠诚,同时也暗示了百姓对帝王的认同感,无论是帝王身边的臣子还是山野间的樵夫牧童,都对帝王持有敬仰之心。
整体而言,《嵩呼曲》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对帝王的颂扬与对历史的反思,既体现了古代文人对权力的敬畏,也反映了社会对权威的普遍认同。
众客喧哗发酒狂,逡巡密雪自飞扬。
莫嫌作赋无枚叟,且喜延宾有孝王。
雪花如掌堕阶除,剧饮时看卧酒壶。
半夜琼瑶深没膝,欲归迷路肯留无。
竹裹茅庵雪覆檐,炉香蔼蔼著蒲帘。
欲求初祖安心法,笑我醺然已半酣。
新竹依墙未出寻,墙东桃李却成林。
池塘草长初饶梦,村落莺啼瞧心。
江满船头朝欲转,泥融屐齿莫尤深。
闭门怜子成书癖,试买村醪相伴斟。
眼看东邻五亩花,茅檐竹户野人家。
过墙每欲随飞蝶,归舍谁怜已莫鸦。
幽客偶来成晚饭,野僧何日寄新茶。
三年气味长如此,归计迟迟也自嘉。
北园春草径微微,未用频教翦棘茨。
蜂阵纷纷初养蜜,莺巢浅浅欲生儿。
客情流水兼山远,归梦游丝向日迟。
懒病相将浑欲惯,赖君索我强裁诗。
江声六月撼长堤,雪岭千重过屋西。
一叶轩昂方断渡,南堂萧散梦寒溪。
旅食三年已是家,堂成非陋亦非华。
何方道士知人意,授与炉中一粒砂。
北牖清风正满床,东坡野菜漫充肠。
华池自有醍醐味,丈室仍闻檐卜香。
邻人渐熟容赊酒,故客亲留为种蔬。
住稳不论归有日,船通何患出无车。
客去知公醉欲眠,酒醒寒月堕江烟。
床头复有三升蜜,贫困相资恐是天。
山西旧将本书生,归老岩间示厌兵。
卧闻布水中宵起,错认边风万马声。
雕弓挂壁耻言勋,出人樵渔便作群。
五马亲来看射虎,不愁醉尉恼将军。
肩舆已弃蹑风骓,旧物仍存杨柳枝。
一曲清歌近尤好,五陵故态未全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