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琴既无谱,酌酒亦用匏。
气淳语言朴,其俗自不浇。
怅然(chàng rán)的意思:心情不快,感到失望或沮丧
垂裳(chuí cháng)的意思:指妇女垂下裙子,表示谦恭、恭敬的样子。
独往(dú wǎng)的意思:独自前行,不依赖他人。
端居(duān jū)的意思:指居高位或位于首位,也可以指处于最佳的位置或地位。
古者(gǔ zhě)的意思:指古代的人,古代的事物,也可指古代的人物、文化、风俗等。
衡茅(héng máo)的意思:衡量,比较
鸣琴(míng qín)的意思:指弹奏琴声,比喻音乐艺术的表达。
木石(mù shí)的意思:指心如木石,形容人冷漠无情,毫无感觉。
时世(shí shì)的意思:指当前的时代或社会环境。
世交(shì jiāo)的意思:指长久的友谊,可以持续一生的交往。
为理(wéi lǐ)的意思:为了事理或道理而行动或努力。
希古(xī gǔ)的意思:希望古代的人物或事物能够再次出现。
谢时(xiè shí)的意思:对逝去的时光表示感激和敬意。
游麟(yóu lín)的意思:指游荡不羁的人。
语言(yǔ yán)的意思:形容说话无聊、无意义。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刘崧所作的《题太古斋为刘政卿赋》。诗中,诗人表达了对古代隐士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他描绘了一个高尚的士人,独自居住在简陋的衡茅之中,弹奏没有谱的琴,用葫芦(匏)饮酒,生活质朴而纯净。这样的氛围使得风俗淳厚,不浮华。诗人立誓要像古人那样,与木石为伴,远离世俗交往,保持清高。
他引用“垂裳可为理”这一典故,暗示自己愿意回归自然,如同《诗经》中的贤人般,过着简朴的生活。他还提到“游麟方在郊”,意指理想的贤人境地就在近郊,表达了他对理想生活的憧憬。最后,诗人表达出对能见到这样贤人并与之交流的渴望,但又因无法实现而感到惆怅,只能独自歌唱,寄托情怀于“有巢”之志,即效仿上古巢父的生活方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古代隐逸生活的敬仰和自我追求的坚定。
爰居骇钟鼓,山鹿思丰草。
人生盖有道,称心故言好。
三季事纵横,薄俗任机巧。
上势列牢衡,下董乡三老。
放废诗书文,倾身营一饱。
高者尚清谭,误国亦非小。
世事若虮虱,爬梳不可了。
多谢诸老翁,推襟送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