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兴四首·其三》全文
- 翻译
- 庖丁理解了养生的道理,轮扁则讨论读书的价值。
他们各自精通一项技艺,即使是圣贤智者也有不如之处。
- 注释
- 庖丁:古代名厨,这里指精通某种技艺的人。
养生:保养身体,延长寿命。
轮扁:古人名,擅长制造车轮,比喻技艺精湛的人。
读书:学习知识,通过阅读获取智慧。
彼特:指轮扁和庖丁,他们各有专长。
一技:一种专门的技术或技能。
尔:你,这里指庖丁和轮扁。
圣智:圣人和智者,指非常聪明且道德高尚的人。
不如:比不上,表示有所不及。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杂兴四首》中的第三首,主要探讨了两个主题:一是庖丁解牛的故事,隐喻生活中的技艺与智慧;二是轮扁对于读书的独特见解。诗人通过这两个典故,表达了对技术精湛与个人理解局限性的思考。
"庖丁悟养生",引用的是《庄子·养生主》中庖丁解牛的故事,庖丁通过长期实践,对牛的身体结构和解牛之道有了深刻领悟,这象征着在生活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之道,即顺应自然,避免过度劳累。
"轮扁议读书",则源自《庄子·天道》中的轮扁故事,轮扁是一位木匠,他认为读书人过于追求文字知识,而忽视了实际技能的传承,这表达了诗人对过分依赖书本知识的质疑。
"彼特一技尔,圣智有不如",这两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观点,认为虽然某人可能在某一技艺上出类拔萃,但与圣贤智者的全面理解相比,仍有不足。这体现了诗人对技艺与智慧全面性的追求,以及对个人专长与全面素养之间平衡的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寓言的形式,揭示了生活智慧和个人成长的多元性,鼓励人们既要精于专业,也要注重实践与全面素养。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虞说擢第东游
湖山不可厌,东望有馀情。
片玉登科后,孤舟任兴行。
月中严子濑,花际楚王城。
岁暮云皋鹤,闻天更一鸣。
送陆三出尉
春草晚来色,东门愁送君。
盛才仍下位,明代负奇文。
且乐神仙道,终随鸳鹭群。
梅生寄黄绶,不日在青云。
夜泊鹦鹉洲
月照溪边一罩蓬,夜闻清唱有微风。
小楼深巷敲方响,水国人家在处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