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沈道士山居》
《过沈道士山居》全文
明 / 李时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高遁爱山深,仙踪讵可寻。

遍行芳草路,方到白云林。

石设岩边榻,泉鸣涧下琴。

不闻朝市事,应见出尘心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遍行(biàn xíng)的意思:遍布、到处行走

朝市(cháo shì)的意思:指早晨的市场,也泛指热闹的市集。

尘心(chén xīn)的意思:指人们内心深处的欲望、杂念等。

出尘(chū chén)的意思:摆脱尘世琐事,超脱尘埃,追求高尚境界。

芳草(fāng cǎo)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或人物。

高遁(gāo dùn)的意思:指高高在上、远离尘世的居住地。

讵可(jù kě)的意思:表示不可轻易接受或认同,多用于否定、拒绝或表示疑虑。

市事(shì shì)的意思:指办理公事或处理事务。

仙踪(xiān zōng)的意思:指仙人所留下的痕迹或足迹。

云林(yún lín)的意思:云林指的是茂密的树林,比喻人口众多的地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士对山林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逸之士的生活场景和心境。

首句“高遁爱山深”开篇点题,表达了主人公对山林的深深喜爱与向往,选择远离尘嚣,遁入山林,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接下来,“仙踪讵可寻”一句,既是对山中仙人行踪难觅的感慨,也暗含了对理想生活难以触及的无奈与向往。

“遍行芳草路,方到白云林”描绘了主人公在山间漫步的情景,沿途芳草萋萋,空气清新,最终到达了被白云环绕的幽静森林,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这种自然景观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山林之美,也暗示了主人公心灵的净化与升华。

“石设岩边榻,泉鸣涧下琴”进一步描绘了山居生活的细节,石榻置于岩石边,泉水潺潺,仿佛是大自然的乐章,而“琴”在这里象征着主人公内心的平静与和谐。这一场景不仅体现了生活的简朴与自然的融合,更寓意着主人公心灵的纯净与超脱。

最后,“不闻朝市事,应见出尘心”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表达了主人公远离世俗纷扰,追求内心清净与超脱的心境。这不仅是对山居生活的赞美,也是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隐逸生活的美好与精神的升华,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李时行
朝代:明

明广州府番禺人,字少偕。嘉靖二十年进士。知嘉兴县,迁南京兵部车驾主事,坐事罢,遍游吴越、齐鲁名山。有《驾部集》。
猜你喜欢

同子瞻赋游惠山三首·其二

史君厌机械,所与惟散人。

顾惭蒹葭陋,缪倚琼枝新。

上干青磝磝,下属白磷磷。

洞天不知老,金界无栖尘。

缅彼人间世,乌蟾阅青旻。

讵得踵三隐,山阿相与邻。

(0)

石鱼

佛宫琢琳琅,悬鱼警群聪。

缓扣集方袍,急拊趋百工。

虽无笋虚器,自协徵与宫。

犁然当人心,邈有炎氏风。

山泉自疏数,佩玉相玲珑。

朝昏间钟鼓,清响传无穷。

惟有宝陀山,于音获圆通。

一闻如得解,石巩亦投弓。

(0)

中秋口号

云山檐楯接低空,公宴初开气郁葱。

照海旌幢秋色里,激天鼓吹月明中。

香槽旋滴珠千颗,歌扇惊围玉一丛。

二十四桥人望处,台星正在广寒宫。

(0)

赠岳相师

平生惯读横渠铭,不读许负天纲书。

穷通欢戚若有二,天之玉女元非殊。

但应内省无所疚,何必从君问休咎。

北窗燕坐寂无言,时听幽禽哢晴昼。

(0)

新桥行

去年寿君时,清溪无梁涉者危。

今年寿君时,长虹卧波指可期。

珍材远林天发隐,文石象玉神效奇。

蛟龟为桥顷刻就,又似仙伯工娱嬉。

官自忧民民自乐,此事更属无穷思。

要须移此济川手,栋我王国无倾攲。

从今南浦渌波上,惠泽千春同渺瀰。

(0)

春日湖上书事

卮倾好酒逢时盛,早遇春融媚景天。

龟暖戏挨初绿草,燕飞轻拂乍晴烟。

迟迟昼影花笼槛,郁郁香风蝶舞筵。

眉似柳开眸似水,怡情自爱赏湖边。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