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籁自生听,双钟谁所名。
问山元不语,叩石竟何情。
这首诗描绘了石钟山的神秘与幽静,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界的声响与山石的沉默对比,营造出一种深邃而富有哲思的意境。
首句“乾坤遗此怪”,开篇即以“怪”字点明石钟山的独特之处,引人遐想。接着“今古费多评”,指出人们对石钟山的评价众说纷纭,既有赞美也有疑惑,体现了其不可言喻的魅力。
“万籁自生听”一句,运用拟人手法,将自然界的声音赋予生命,仿佛它们在自行演奏,展现出一种和谐而自然的美。而“双钟谁所名”则进一步强调了石钟山名称的由来之谜,增加了诗歌的神秘色彩。
“问山元不语,叩石竟何情”两句,通过“问山”和“叩石”的行为,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与探索欲望。山不语,石无言,却在无声中传递着某种深意,引发读者思考。
最后,“未识孤舟月,能穷半夜声”以孤舟与月光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夜晚静谧而充满想象的画面。月光下的孤舟似乎在倾听深夜的声音,这种情景既宁静又充满诗意,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秘与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石钟山及其周围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神秘,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深度的作品。
君从毗陵来,载酒与偕行。
酿以陆子泉,可使伧父惊。
香味橄榄严,颜色蒲萄清。
得非续玉浆,无乃挹金茎。
固应压白堕,亦未数乌程。
老夫家巴蜀,华发思南烹。
饮此惟恐尽,酌之且徐倾。
君如建吴樯,再见毗陵城。
相烦送一车,救我枯肠鸣。
竹君得姓起何代,渭川鼻祖兹云来。
主人好事富千埒,日报平安知几回。
平生好山仍好画,意匠经营学盘马。
别裁斗地规摩围,自汲清池行播洒。
一杯寿君三径成,请君静听风来声。
醉眠煮得石根烂,以次平章身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