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昭肃皇帝挽歌辞三首·其二》
《昭肃皇帝挽歌辞三首·其二》全文
唐 / 李商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玉塞宵柝,金桥罢举烽

始巢阿阁凤,旋驾鼎湖龙。

门咽通神鼓,楼凝警夜钟。

小臣吉从,犹误欲东封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阿阁(ā gé)的意思:形容人言谈轻浮、不严肃。

鼎湖(dǐng hú)的意思:指地位崇高、声望显赫。

东封(dōng fēng)的意思:指远离尘嚣,安居乐业。

吉从(jí cóng)的意思:吉祥的事物追随着某人或某事的发展。

警夜(jǐng yè)的意思:夜晚保持警惕,不放松警惕。

举烽(jǔ fēng)的意思:举起烽火,比喻发动战争或发动斗争。

宵柝(xiāo tuò)的意思:指夜晚的时间。

小臣(xiǎo chén)的意思:指官员的低级职位或地位较低的人。

旋驾(xuán jià)的意思:指驾车或骑马迅速旋转转向。

玉塞(yù sāi)的意思:形容珍贵的物品被封存或封存起来的地方。

警夜钟(jǐng yè zhōng)的意思:警夜钟是指在夜晚用于警戒的钟声,比喻对社会秩序进行警戒和维护的人或事物。

翻译
边塞的夜晚被报警的梆子声惊扰,烽火台的信号已经停止传递。
凤凰开始在宫殿阁楼上筑巢,皇帝乘坐龙车前往鼎湖(象征退位)。
宫门回荡着神秘的鼓声,高楼上传来警示夜晚的钟声。
我这个小臣观察到吉祥的征兆,还以为是向东封禅的吉兆。
鉴赏

在这首诗中,李商隐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鲜明的对比,描绘了一幅边塞警备图景。"玉塞惊宵柝"中的“玉塞”指的是坚固的边塞,“宵柝”则是夜晚的守卫,这两词交织出一片严密防御的氛围。紧接着“金桥罢举烽”,“金桥”象征着重要的关隘,“罢举烽”则指的是停止了烽烟报警,表明边境已经平静。

诗人随后写到“始巢阿阁凤,旋驾鼎湖龙”。这里“始巢”意味着开始居住,“阿阁凤”可能象征着高贵或美好的事物,而“旋驾鼎湖龙”则描绘了一幅皇帝巡视边疆的壮观景象。

接下来的“门咽通神鼓,楼凝警夜钟”则是通过对比来增强气氛,“门咽”和“楼凝”都是形容声音在空中回荡,而“通神鼓”与“警夜钟”交织出一种紧张而又庄严的边塞生活。

最后两句“小臣观吉从,犹误欲东封”,诗人以一个小臣的视角来表达对和平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历史上某些事件的迷惑和不解,这里可能隐含着诗人的政治态度和个人情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边塞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李商隐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

作者介绍
李商隐

李商隐
朝代:唐   字:义山   号:玉溪(谿)生   籍贯:优美动   生辰:约813年-约858年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焦作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
猜你喜欢

偈三十五首·其五

二月春将半,桃花开烂熳。

纷纷寻剑客,谁是不疑汉。

(0)

偈三十五首·其二十六

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

众生诸根钝,著乐痴所盲。

(0)

偈三十五首·其三十五

是处青山可垛跟,白云流水绕孤村。

笑携拄杖出门去,三世谁知一口吞。

(0)

偈颂四十二首·其九

马祖升堂,百丈卷席。正令不行,拗曲作直。

(0)

偈颂四十二首·其三

山润石含玉,林秀渊藏珠。

珠玉两交辉,情穷意难极。

(0)

颂古三十一首·其二十

塞北千人帐,江南万斛船。

菩提窝里坐,总谓是虚传。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吴与弼 陆深 释函可 黎民表 朱诚泳 李之世 项安世 林光 佘翔 释居简 于慎行 虞俦 张宁 袁华 刘绎 黄省曾 江源 黄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