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阙(běi què)的意思:指高大的宫阙,比喻高峻的山峰或高耸入云的建筑物。
博士(bó shì)的意思:指具有博士学位的人,也泛指学识渊博的人。
晨趋(chén qū)的意思:晨光初现,人们开始行动。
承恩(chéng ēn)的意思:接受恩惠,承受恩德。
过家(guō jiā)的意思:指离开家庭过自己的生活。
梅关(méi guān)的意思:梅关是指梅花盛开的关口,比喻事物达到最美好的时刻。
南天(nán tiān)的意思:指太阳向南升起,也指南方。
宁亲(níng qīn)的意思:宁可亲自去做,也不愿意委托给他人。
葩经(pā jīng)的意思:指言论或文章荒唐可笑、毫无道理或缺乏价值的经典。
尚书(shàng shū)的意思:指古代官职,掌管文书、文件的官员,也泛指书籍、文书。
试艺(shì yì)的意思:通过实践来检验和提高自己的才艺。
书学(shū xué)的意思:
(1).犹典籍。《后汉书·邓骘传》:“ 耿氏 教之以书学,遂以通博称。”《南史·后妃传上·韩兰英》:“妇人 吴郡 韩兰英 有文辞……及 武帝 以为博士,教六宫书学。”
(2).学习书法和字学;学习书法和字学的学校。《南史·王慈传》:“ 慈 ……少与从弟 俭 共书学, 谢凤 子 超宗 尝候 僧虔 ,仍往东斋诣 慈 。 慈 正学书,未即放笔。”《周书·艺术传·冀儁》:“时俗入书学者,亦行束脩之礼。”《新唐书·选举志上》:“凡书学:《石经三体》限三岁,《説文》二岁,《字林》一岁。”《宋史·选举志三》:“书学生,习篆、隶、草三体,明《説文》、《字説》、《尔雅》。” 明 郎瑛 《七修类稿·事物三·古图书》:“书学之用大矣。篆之猎碣,则文石鼓;勒之鼎彝,则为款识;摹之范金,则为印章,然非浅学所能辩也。”
(3).关于汉字书法的理论。文采(wén cǎi)的意思:指文章或言辞的优美、华丽,形容文章或言辞的风采和才华。
喜说(xǐ shuō)的意思:形容人善于言辞,喜欢说话,能够巧妙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想见(xiǎng jiàn)的意思:希望见到某人或某物。
一程(yī chéng)的意思:指距离较短的一段路程,也可引申为事情的进展或程度。
- 鉴赏
此诗《送钟启晦南雄训导》由明代诗人杨士奇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友人钟启晦即将南行赴任的深情送别与美好祝愿。
首联“试艺晨趋秘阁前,看君文采冠诸贤”,开篇即以“试艺”点明友人钟启晦将要参加选拔考试,而“晨趋秘阁前”则描绘出其勤奋求学、志在必得的形象。接着,“看君文采冠诸贤”一句,高度赞扬了钟启晦出众的才华,预示着他将在众多贤士中脱颖而出。
颔联“葩经早得尚书学,藻泮重登博士筵”,进一步描述了钟启晦早年即已深得尚书学问之精髓,如今再次登堂入室,成为博士宴上的佼佼者,展现了他学术上的深厚造诣和不断进取的精神。
颈联“五月承恩辞北阙,一程冲暑向南天”,转而描写钟启晦在五月接受朝廷恩赐后,不畏酷暑,毅然踏上南行之路,赴任南雄训导的场景。这一联不仅体现了钟启晦的忠诚与担当,也暗含了对友人旅途艰辛的关切之情。
尾联“过家想见宁亲处,喜说梅关近赣壖”则表达了对钟启晦归家探亲的期待与喜悦,同时通过“梅关”与“赣壖”的地理名称,巧妙地将送别与期待结合在一起,既展现了对友人家庭生活的关心,也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对友人赴任过程的描绘,既展现了个人才华与品德,也蕴含了深厚的友情与对未来的美好期许,是一首富有深意的送别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