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叶时犹诵,桦皮手自书。
热恼身何病,清凉性亦虚。
梦应通蠡泽,社尚结匡庐。
贝叶(bèi yè)的意思:贝叶意为贝壳的叶子,比喻微小而珍贵的东西。
慈云(cí yún)的意思:形容人的脸上和善宽厚的笑容。
浮生(fú shēng)的意思:指人生如浮云般短暂而虚幻。
海里(hǎi lǐ)的意思:海里是指远离陆地的大海之中,引申为远离人群或安全地带。
慧日(huì rì)的意思:指聪明、智慧的天才之辈。
江鸥(jiāng ōu)的意思:指人行动敏捷,像江中的鸥鸟一样灵活自如。
匡庐(kuāng lú)的意思:指修补破旧的房屋,比喻修理、整顿或改进事物。
令约(lìng yuē)的意思:指令、约定或命令。
六如(liù rú)的意思:形容人的心思敏锐,洞察力极强。
前除(qián chú)的意思:指事前排除或消除可能的困难、障碍,预先做好准备。
冉冉(rǎn rǎn)的意思:指事物缓慢而持续地生长或变化的样子。
热恼(rè nǎo)的意思:指因为事情或情绪而感到烦恼、苦闷。
陶令(táo lìng)的意思:形容人的品行高尚,才华出众,能够给人以启发和教诲。
亭亭(tíng tíng)的意思:形容婀娜多姿、姿态优美的样子
五台(wǔ tái)的意思:五座高台,指五个重要的地方。
远公(yuǎn gōng)的意思:指离家远行的人。
真我(zhēn wǒ)的意思:真实的自我,真实的本性
此诗描绘了夏日炎炎时节,诗人欧大任与友人李明府一同拜访千佛寺,探访高僧澧公的场景。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僧侣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
首联“忻逢陶令约,一过远公居”以陶渊明和慧远法师为典故,表达了对高僧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向往。颔联“贝叶时犹诵,桦皮手自书”描绘了僧侣们在贝叶上诵经,在桦皮上书写经文的情景,体现了佛教文化的传承与修行的严谨。
颈联“江鸥分半席,林虎傍前除”运用自然界的意象,生动地描绘了寺中环境的和谐与宁静,江鸥与林虎虽是野兽,却能与僧侣共处一室,象征着佛法的普世性和包容性。
尾联“悟后求真我,浮生信六如”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悟道之后追求真实的自我,面对生活的起伏变化,相信一切皆如梦幻泡影,体现了佛教中的空观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僧侣生活细节的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佛教文化的精神内涵,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向往。
褰裳涉西沚,披莽散轻屩。
稍观山川异,烟火隔墟落。
沿洄傍溪曲,窈窕入穹壑。
幽寻葛可扪,晻暧路疑错。
岩云冒巾帻,霏翠洒林薄。
汲深俯重渊,采秀陟崇崿。
坐聆伐木音,益感良遇乐。
返策复流憩,逍遥展欢谑。
眷兹丘园赏,胡为就羁缚。
中岁不自好,营虑相纠缠。
宁如返初服,停策倚林泉。
岂不羡松乔,生本无仙缘。
鍊形得长生,此事终茫然。
有溪亦可渔,有山亦可田。
营谋良已足,踰分讵自全。
青阳不再御,朱华苦易捐。
欣然命旨酒,且以娱天年。
官居仅旋马,致客真无谋。
诸公不我弃,枉驾同郊游。
韩家好庭宇,石径通林邱。
轻风散炎溽,白露凄以秋。
泉胍灌畦润,槐阴当屋稠。
地僻境逾静,身閒心更幽。
搴芳步南渚,观稼来东畴。
高情不在酒,而况馔与羞。
词林有钜笔,古调难为酬。
岂徒慰孤陋,亦足消烦忧。
颦眉拟相效,出吻还自筹。
惟馀江山兴,岁岁无穷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