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量梢影邀僧记,竹护根茎恐鹤侵。
莫讶塼炉多宿火,春晴犹似处云深。
和音(hé yīn)的意思:和谐的音调或声音。
何止(hé zhǐ)的意思:不仅仅是,远远超过
利欲(lì yù)的意思:指人们为了自身的利益而追求财富和权力,不择手段,甚至不顾道德和法律的行为。
千古(qiān gǔ)的意思:指长时间的历史时期,也可以表示永远、永久。
清净(qīng jìng)的意思:指没有杂乱、喧嚣的状态,宁静、安宁。
宿火(sù huǒ)的意思:指一直燃烧的火焰,比喻长久积蓄下来的怒气或仇恨。
泰和(tài hé)的意思:和谐、平安、安定。
斜路(xié lù)的意思:指行为不正当、不光明正大的手段或途径。
欲心(yù xīn)的意思:指人心中的贪欲、欲望。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致远的山林生活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净化的意境。
"短桥斜路入松林"一句,以微小的桥和曲折的小路引入,渲染出一种隐逸深远之感。接着"何止能销利欲心"则点明了这环境对修身养性、消除世间贪欲之功效。
第三、四句"眼悟一真清净色,耳通千古泰和音"表达了诗人在此环境中获得的精神感受。通过观察自然界纯净无暇的颜色,以及聆听到自远古流传至今的安详和谐声音,诗人达到了内心的悟性与宁静。
下片则转向具体事物写生,如"尺量梢影邀僧记"中所描绘的景象,或许是一种生活状态的写照,其中尺量梢影,可能是对时间流逝的一种感喻;而"竹护根茎恐鹤侵"则表达了一种保护和警惕之情。
最后两句"莫讶塼炉多宿火,春晴犹似处云深"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此地生活的沉醉与享受。其中"莫讶塼炉多宿火"可能隐喻着内心世界的温暖与光明,而"春晴犹似处云深"则是对周遭环境的美好之赞,尽管春日晴朗,但这里却仍旧保持一种超凡脱俗的高远感受。
整首诗通过对山林生活细节的描绘,以及对心灵状态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追求精神寄托与内在和谐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