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渔洋读三国志小乐府·其七》全文
- 鉴赏
这首诗以深沉的笔触,探讨了人性与权力的关系,以及忠诚与名利之间的抉择。"同流必合污,末路安可避",开篇即揭示出在污浊的环境中,个体难以独善其身的现实,暗示了权力场中不可避免的道德沦丧。"君不徇虚名,臣食得空器",则进一步阐述了在权力游戏中,领导者追求实际利益而非虚名,而作为臣子,往往只能得到空洞的荣誉或权力,无法真正实现自我价值。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问,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以及对理想人格的向往。它不仅揭示了权力与道德之间的冲突,也提出了在复杂社会环境下如何保持个人操守和理想追求的思考。陈曾寿以清末近现代初的历史背景为依托,借古喻今,展现了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切关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