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传烽(chuán fēng)的意思:传递烽烟信号,表示战争即将爆发。
春阴(chūn yīn)的意思:指春天阴沉、多云的天气。
烽火(fēng huǒ)的意思:指战争或战乱时期,战火四起,烽烟弥漫的景象。
风起(fēng qǐ)的意思:指风开始刮起来,也比喻事情开始发生或情况开始变化。
过客(guò kè)的意思:指短暂经过的人或事物,比喻来去匆匆,不久停留的人。
火警(huǒ jǐng)的意思:火警是指火灾的警报,也用来比喻紧急情况或危险的信号。
慷慨(kāng kǎi)的意思:形容慷慨大方,乐于助人,不吝啬。
平原(píng yuán)的意思:指平坦的土地,也用来比喻没有阻碍和困难的环境或状态。
山东(shān dōng)的意思:形容人勇敢、刚强,也用来形容事物坚固、稳定。
水作(shuǐ zuò)的意思:指人的行为言语犹如水流一样,变幻无常,不可捉摸,无法预料。
太守(tài shǒu)的意思:指官职品级较高的地方官员。
王师(wáng shī)的意思:指帝王的军队,也泛指强大的军队。
闻说(wén shuō)的意思:听说;听闻
行人(xíng rén)的意思:指行走的人,泛指路人、过路人。
依然(yī rán)的意思:仍然如此,依旧不变
阴水(yīn shuǐ)的意思:指阴暗、险恶的势力或手段。
泽国(zé guó)的意思:形容国家富饶兴盛,人民安居乐业。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北方战乱的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战争给社会带来的动荡与不安。首联“闻说王师北出燕,山东群盗故依然”点明了朝廷军队北伐,但山东地区盗贼依旧猖獗,暗示了战争并未带来预期的和平,反而加剧了社会的动荡。
颔联“沙城风起尘如雾,泽国春阴水作烟”运用生动的自然景象来比喻战乱的氛围,沙城的风起尘雾,泽国的春阴水烟,都象征着战争的混乱与不祥。颈联“过客尽传烽火警,行人愁度谷亭船”进一步描绘了战时的紧张气氛,过客和行人都在传递烽火警报,愁苦地度过谷亭,船只,表现了人们在战乱中的恐惧与无助。
尾联“平原太守今谁是,慷慨多惭石二千”表达了对当权者的疑问与感慨,平原太守如今是谁,面对如此严峻的局势,心中难免会感到羞愧与无奈。整首诗以深沉的笔调,反映了诗人对于战乱中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以及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忧虑。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