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堪(bù kān)的意思:指某人或某物无法承受一次攻击或打击,非常脆弱或无力抵抗。
垂杨(chuí yáng)的意思:指柳树垂下的枝叶。比喻形态柔美、姿态优雅。
吹箫(chuī xiāo)的意思:指演奏箫的技艺高超,也引申为吹牛、夸大事实。
从头(cóng tóu)的意思:从开始到结束,从头至尾。
翠竹(cuì zhú)的意思:翠竹指的是绿色的竹子,比喻品德高尚的人或环境清幽的地方。
点点(diǎn diǎn)的意思:指数量极少、微不足道。
芳草(fāng cǎo)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或人物。
何时(hé shí)的意思:何时表示询问时间,问什么时候。
黄昏(huáng hūn)的意思:指太阳下山后,天色暗淡,天黑之前的时段,也用来比喻事物的末期或衰退阶段。
客路(kè lù)的意思:指旅途或外出的路程。
来书(lái shū)的意思:指某人或某事的消息、来信等即将到来。
阑干(lán gān)的意思:指没有任何收入或财物,一无所有的状态。
泪珠(lèi zhū)的意思:泪珠是指眼泪。形容非常悲伤或感动。
离人(lí rén)的意思:离开亲人或离别别人。
离愁(lí chóu)的意思:离别时的忧愁和惆怅之情。
满眼(mǎn yǎn)的意思:形容充满眼前,无法避免或忽视。
迷行(mí xíng)的意思:迷失方向,走错路。
千山(qiān shān)的意思:指很多山,形容山势磅礴、连绵不尽。
去后(qù hòu)的意思:表示某人或某物离开后的状态或情况。
三月(sān yuè)的意思:指春季三个月,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时间或者某个事物的阶段。
纱窗(shā chuāng)的意思:比喻事物之间隔阂,无法互通。
思意(sī yì)的意思:指心中所想、所愿,也指意义深远、含义深刻。
相思(xiāng sī)的意思:相互思念、思念对方的心情。
行客(xíng kè)的意思:行人、旅客
倚楼(yǐ lóu)的意思:指倚靠在楼上,观察、观望或思考。
一纸(yī zhǐ)的意思:指一张纸,用来形容事物的轻微或短暂。
盈掬(yíng jū)的意思:形容容器装满了水或其他液体。
- 注释
- 敲碎离愁:意思是风摇翠竹的响声,把饱含离愁的心都快要 敲碎了。
吹箫声断:传说春秋时萧史善吹箫,作风鸣。
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筑凤台以居。
此用该典,暗指夫婿远离。
倚楼人独:独自一人倚偻。
不堪:禁不住,忍受不住。
不堪,不能忍受。
三月暮:晚春时节的景象。
千山绿:春花落去后一片翠绿,指夏天将到来。
一纸寄来书:寄来的一封书信。
“相思字”二句:意思是信上写满相思的话,也是徒然。
盈幅,满篇。
罗襟:指丝绸衣襟。
盈掬: 满把。
形容眼泪很多。
行客:指女子所思念的人。
垂杨:即垂柳。
碍:遮避。
离人:伤离的人。
女子自谓。
立尽月黄昏:意思是从清晨立到日没月出。
阑干曲:栏干的角落。
- 翻译
- 仿佛要把我满怀的离愁敲碎似的,纱窗外,阵阵清风把翠竹摇得簌簌作响。自从他走了之后,悠扬的玉箫声也从此听不到了。我倚在高楼上苦苦思念着,有多么孤独冷清!眼前已是暮春三月,到处飞絮落花,令人怎么能够开怀。举头望去.远处的群山一片碧绿——眼看夏天就要来了。有什么办法呢?我只有拿起他寄来的信,从头再读一遍。
倾诉相思的字句,徒然充满了信纸。可是相思之情,何时才能得到满足?哎,是什么东西滴落衣襟上?那是满把的泪水啊!但愿漫山遍野的芳草,不至于让他迷失道路。讨厌的是簇簇垂杨,却老是遮断我眺望的视线。最凄苦的时刻,就是月亮在苍茫的暮色中升起来时,我还倚着栏杆守候着、守候着,却不知守候什么。
- 鉴赏
这首词以“敲碎离愁”开篇,描绘了主人公在纱窗外听到风吹翠竹,引发内心离别之痛。随着人的离去,原本的箫声也断了,只剩下独自倚楼的人,面对着暮春三月的景色,满目皆是绿色却倍感凄凉。他试图通过阅读寄来的书信来寄托相思,然而信上的字迹虽满载相思之情,却似乎无法填补内心的空缺。
“滴罗襟点点,泪珠盈掬”描绘了主人公泪水打湿衣襟的情景,表达了深深的哀伤。接下来,“芳草不迷行客路,垂杨只碍离人目”借景抒情,即使芳草和垂杨都无法遮掩离别的痛苦,反而加重了视线中的离别之苦。最后,词人感叹“最苦是,立尽月黄昏,栏干曲”,在月色中孤独地站立,直至黄昏,栏杆的曲折仿佛也反映了他心中无尽的曲折思绪。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后的相思之情,情感深沉而动人,展现了辛弃疾词作中常见的豪放与柔情并存的特点。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登黄花亭遗址
隔城舒晚啸,信步得高台。
亭去名犹在,霜迟菊未开。
浮云西日下,明月大江来。
逸思飞难禁,昏钟何处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