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袭美春夕陪崔谏议樱桃园宴》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和 袭 美 春 夕 陪 崔 谏 议 樱 桃 园 宴 唐 /陆 龟 蒙 佳 人 芳 树 杂 春 蹊 ,花 外 烟 濛 月 渐 低 。几 度 艳 歌 清 欲 转 ,流 莺 惊 起 不 成 栖 。
- 注释
- 佳人:美女。
芳树:美丽的树木。
春蹊:春天的小路。
烟濛:烟雾弥漫。
月渐低:月亮慢慢下降。
艳歌:动人的歌曲。
清欲转:歌声清脆欲转。
流莺:鸣叫的黄莺。
不成栖:无法停留。
- 翻译
- 美丽的女子在春天的小径上漫步,花丛外烟雾弥漫,月亮慢慢下降。
歌声几次婉转动人,连流莺也被惊飞,无法安静下来栖息。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夜宴会场景。"佳人芳树杂春蹊,花外烟濛月渐低"两句,设定了宴会的背景:在美丽的女子和繁茂的花树之间,春天的气息弥漫,而远处的花园中笼罩着一层薄雾,月亮已经开始降低。这样的景色既显得温柔,又带有一丝神秘。
接下来的"几度艳歌清欲转,流莺惊起不成栖"两句,则描绘了宴会上的欢乐气氛和意外的打断:宴会上美妙的歌声此起彼伏,但就在清脆悦耳的歌声即将转换到新的高潮时,一群流莺(一种水鸟)被惊扰,飞起来却找不到栖息之地。这不仅描绘了宴会上的生动场景,也暗示了生活中的突发事件总是无处不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和对宴会氛围的生动刻画,展现了诗人对当下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对生命中不可预知变化的感慨。同时,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优美,也体现了唐代诗歌对自然和生活细节观察的深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忆王兄韶
菀菀庭际阴,炜炜松下花。
松姿固自持,花艳终可嗟。
徒令益幽思,于是感年华。
年华从何逝,长见白日斜。
君子抱古道,屏居河水涯。
累月莫予遘,人生终几何。
脂彼檀木车,秣此黎眉騧。
所愿忧怀写,无论途路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