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忆秦娥·其二美人发》
《忆秦娥·其二美人发》全文
清 / 陈世祥   形式: 词  词牌: 忆秦娥

才出幔。玄云拖缕舒来缓。舒来缓。

手围坠地,八盘加半。香丝腻玉妆台畔。

约鬟未就嗔郎唤。嗔郎唤。枕函兰泽,怎教批判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兰泽(lán zé)的意思:指文采华丽,辞章飞动的样子。

腻玉(nì yù)的意思:形容人的言辞或行为过于恭维和虚伪。

批判(pī pàn)的意思:对事物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评价,指出其中的问题和不足。

香丝(xiāng sī)的意思:形容香气扑鼻的丝织品或香料

玄云(xuán yún)的意思:指神秘而难以捉摸的事物或人物。

枕函(zhěn hán)的意思:指枕头上有书卷,形容人勤奋学习。

妆台(zhuāng tái)的意思:指女子打扮的地方,也用来比喻虚有其表的美丽或华丽的外表。

坠地(zhuì dì)的意思:指从高处落下或跌倒在地,形容摔得很重或失败得很惨。

鉴赏

这首《忆秦娥》(其二)以“美人发”为主题,描绘了一位女子精心梳妆的情景。词中运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发丝的柔美与香气,以及她对梳妆过程的专注与期待。

“才出幔。玄云拖缕舒来缓。” 开篇以“幔”象征女子的头发,将之比作缓缓舒展开的黑云,形象地描绘了发丝的柔软与光泽。接着,“舒来缓”三字,不仅写出了发丝的动态美,也暗示了女子在精心梳理时的从容与耐心。

“手围坠地,八盘加半。” 描述了女子在梳妆时的动作,手握发丝绕过头顶,直至垂至地面,再分八盘,加上半盘,这一细节生动地展现了梳头技艺的精湛和女子对美的追求。

“香丝腻玉妆台畔。” 这一句将发丝比作香气浓郁、滑腻如玉的丝线,置于妆台之旁,既体现了发丝的珍贵与美好,也暗示了女子梳妆环境的雅致。

“约鬟未就嗔郎唤。” “鬟”指女子盘起的发髻,此处“约鬟未就”意为尚未完成发髻的整理,女子因被郎君呼唤而略显嗔怒,这一情感的微妙变化,增添了人物的生动性和故事性。

“枕函兰泽,怎教批判。” 最后两句,女子以枕函(古代女子用来放置梳子、簪子等物品的小盒)上的兰花香泽自喻,表达了对自己梳妆成果的自信与期待,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对郎君的期待与依赖。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女子梳妆时的美丽与优雅,也蕴含了她对爱情的期待与依赖,以及对自我美的追求与自信,是一幅生动的古代女性生活画卷。

作者介绍

陈世祥
朝代:清

明末清初江南通州人,字善百,号散木。明学祯举人。入清官知县。有《楚云章句》、《半豹吟》、《园集》、《含影词》、《种瑶草》等。
猜你喜欢

郊行

陋室随缘住,空山信意行。

何须称隐逸,且复谢将迎。

古木青猿性,孤烟白鸟程。

由来各有适,岂必用浮名。

(0)

怀溪云壑

夜深台殿闭,空室自安禅。

松顶挂寒月,竹根鸣暗泉。

理方因静胜,道不在言传。

溪友同知此,今居何处边。

(0)

山中吟

山林虽寂寞,亦可息尘劳。

野食分猿果,寒衣补毳袍。

云踪常散诞,松貌极孤高。

赋咏随吾意,无心更拟骚。

(0)

人寿

人寿百年三万日,有谁曾满百年来。

腾腾任运聊堪乐,汩汩劳生尽可哀。

富贵惟增身外累,酕醄当覆掌中杯。

到头一等皆归死,未死须教笑口开。

(0)

偈颂五首·其一

震忽雷,飞闪电。夜叉头,菩萨面。

(0)

六代祖师赞·其一

咄咄胡僧,齿缺面黑。满口乡谈,无人译得。

只知结果自然成,不知满地花狼藉。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