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残含细韵,烟灭有馀香。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吊 造 微 上 人 唐 /张 乔 至 人 随 化 往 ,遗 路 自 堪 伤 。白 塔 收 真 骨 ,青 山 闭 影 堂 。钟 残 含 细 韵 ,烟 灭 有 馀 香 。松 上 斋 乌 在 ,迟 迟 立 夕 阳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塔(bái tǎ)的意思:指高大洁白的塔,多用来形容建筑物的美丽和高耸。
闭影(bì yǐng)的意思:指闭上眼睛,不再看见外界的事物。也比喻不再关注或不再理会某个人或事物。
迟立(chí lì)的意思:指行动迟缓,迟迟不起身。
迟迟(chí chí)的意思:迟延;不及时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上斋(shàng zhāi)的意思:指人们在宗教仪式或重要节日前,特意进行斋戒、忏悔、祈祷等宗教活动。
随化(suí huà)的意思:指事物随着环境、条件等的变化而变化。
夕阳(xī yáng)的意思:夕阳是指太阳在西方下山的时候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的晚年或事物的衰落阶段。
影堂(yǐng táng)的意思:指人多的地方或场所。
真骨(zhēn gǔ)的意思:真实的本质;真正的品质
至人(zhì rén)的意思:指道德品质高尚、修养深厚、才智卓越的人。
自堪(zì kān)的意思:自认为足够胜任或自视甚高
- 注释
- 至人:指修养极高、超越世俗的人。
随化:顺应自然变化,这里特指死亡。
往:离去,去世。
遗路:遗留的道路,此处比喻逝者留下的生活轨迹或影响。
自堪伤:令人自己感到悲伤。
白塔:白色的佛塔,通常用于安放高僧或德者的遗骨。
真骨:指逝者的遗骨,尤其是得道高人的遗骨,被认为是其精神或修为的象征。
青山:青翠的山峦,常用来象征宁静、永恒和超脱。
影堂:供奉先贤遗像或遗物的地方,此处特指为逝者设立的灵堂。
钟残:古钟残破,暗示岁月流转与人事变迁。
含细韵:蕴含着细微悠长的韵味,形容古钟虽残破但音色依然动听。
烟灭:香火熄灭,象征祭祀活动的结束或逝者已离世一段时间。
有馀香:仍有余香飘荡,比喻逝者的精神、德行或影响仍在人间流传。
松上斋乌在:松树上栖息的斋乌(一种专食素食的乌鸦),常被视为守护寺庙或墓地的吉祥鸟。
迟迟:缓慢、长久地。
立夕阳:在夕阳下久久站立,描绘出一幅寂静、哀婉的画面,也象征着对逝者的怀念之情持久不衰。
- 翻译
- 超凡之人随顺天命而离去,遗留的道路令人无限感伤。
洁白的佛塔收纳了他们的真身,青翠的山峦环抱着静寂的灵堂。
古钟虽已残破,却仍蕴含着细微悠长的韵味;香火虽已熄灭,却仍有余香飘荡。
松树上栖息的斋乌仍在,它们久久地站立于夕阳之下。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乔的作品,名为《吊造微上人》。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是在吊唁一位仙逝者的诗歌。这位仙者生前可能是一位修行者或道士,因为诗中有“白塔收真骨”、“青山闭影堂”的描写,这些都是指墓葬和纪念死者的方式。
首句“至人随化往,遗路自堪伤”表达了仙逝者的离去与诗人对其生前修行道路的感慨。这里的“至人”指的是达到道德最高境界的人,即仙者;“随化往”则是说仙者已随着自然规律而去,留下了尘世间的一段路迹,而这路迹又带给诗人伤感。
接下来,“钟残含细韵,烟灭有馀香”进一步渲染了仙逝后的静谧与神圣。这里的“钟残”可能是指仙者生前用的道教礼仪中的法器,而现在只剩下了微弱的音响;“烟灭有馀香”则表明即使仙者的肉身已化为乌有,但仍留有一缕超凡脱俗的清香。
最后,“松上斋乌在,迟迟立夕阳”描绘了一幅仙逝者生前修行之地的景象。这里的“松上斋乌在”可能是指仙者的灵魂或是诗人心中的影像还停留在那片松林中;“迟迟立夕阳”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对仙者离去的不舍。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仙逝者生前修行之地的描写,以及对其离去后的哀思,展现了诗人对于道家文化的理解和尊崇,同时也反映出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万年欢.答星期
懒上燕台,续吴吟锦囊,刚贮凉雪。
极目沙场,征马控弦齐发。
更送清砧一片,带晚景、乱鸦飞绝。
香篝小、花梦床寒,山中贪鋉愁骨。欢娱半生竟歇。
错红楼泪洒,和美人别。欲浣萧骚,杯外总是馀物。
珍重填词丽掌,定载得、如钩轻袜。
相逢再、料理浮家,隔江吹起虹月。
念奴娇.拜太白山人墓
四山荒棘,犹争道、国士和诗葬处。
冈势崚嶒吞云水,写就三秦风度。
弹遍青萍,兴来拂袖,不向人间住。
几番花落,问春曾否如故。
莫恨短碣模糊,高冢麒麟,更销沉无数。
历算古今谁寿考,百种输他词赋。
结客东南,长留生气,吹散泉台暮。
一杯相酹,石门松鬣群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