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分中(fēn zhōng)的意思:分中表示分割、分开,中间表示中央、中间位置。指将事物分开并将注意力放在中间位置,不偏不倚。
国是(guó shì)的意思:国家的根本大计或国家的基本方针政策。
何因(hé yīn)的意思:为什么;因何
可伤(kě shāng)的意思:可伤是一个形容词,表示容易受伤或易受伤害。
谋国(móu guó)的意思:为国家谋划策略,筹谋国家大事。
南边(nán biān)的意思:指南方,也可指较远的地方。
女真(nǚ zhēn)的意思:形容女子真实、质朴、坚定。
岂敢(qǐ gǎn)的意思:表示谦虚、恭敬之意,用于表达自己不敢或不敢奢望的意思。
七叶(qī yè)的意思:形容事物分为七个部分或七个方面。
三朝(sān cháo)的意思:指皇帝在位的三个朝代,也可比喻一个人担任某一职位的时间长久。
世及(shì jí)的意思:关注世事,关心他人。
水碧(shuǐ bì)的意思:形容水的颜色非常碧绿。
外夷(wài yí)的意思:指外国的人或者外国民族。
惟有(wéi yǒu)的意思:只有,仅有
柘袍(zhè páo)的意思:指人的品质低劣,道德败坏。
重昏(zhòng hūn)的意思:指人因疲劳过度或病痛而昏迷不醒。
重光(chóng guāng)的意思:指失去光明或希望的事物重新获得光明或希望。
忠良(zhōng liáng)的意思:指忠诚正直的人,具有高尚的品德和忠诚的态度。
中夏(zhōng xià)的意思:指夏天中间或夏天的中期。
天水碧(tiān shuǐ bì)的意思:形容湖泊或江河的水色清澈明亮。
- 鉴赏
这首诗《读宋史》由明代诗人王佐(汝学)所作,通过对历史的深刻反思,表达了对宋朝末年政治局势的忧虑与批判。诗中以“南边七叶选重光”开篇,暗喻宋朝的兴衰更迭,接着“世及重昏亦可伤”一句,揭示了统治者在权力交接时可能带来的动荡和灾难。
“宫色渐非天水碧,柘袍又看女真黄”两句,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宫廷色彩的变化,暗示了政权更替的不稳定性。其中,“天水碧”象征着宋朝的辉煌与稳定,“女真黄”则预示着外族入侵的威胁。这种色彩的变化,既是自然景象的变迁,也是历史进程的隐喻。
“外夷岂敢分中夏,一汴何因说二杭”两句,表达了对宋朝对外政策的思考。一方面,强调了中原文明的优越性和对外来威胁的警惕;另一方面,也提出了对内部治理和外交策略的质疑,即为何在面对外来压力时,内部却出现了分裂和混乱。
最后,“堪恨三朝谋国是,是谁惟有杀忠良”直指宋朝末期的政治腐败和道德沦丧。诗人认为,正是由于高层决策者的失策和对忠臣良将的迫害,导致了国家的衰败和灭亡。这一句不仅是对历史的总结,也是对后世的警示,提醒人们要珍惜国家的统一与稳定,重视人才的培养和使用,避免因政治斗争而牺牲国家利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历史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命运的深沉感慨,以及对国家治理的独到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过建昌李野夫公择故居
彭蠡东北源,庐阜西南麓。
何人修水上,种此一双玉。
思之不可见,破宅馀修竹。
四邻戒莫犯,十亩森似束。
我来仲夏初,解箨呈新绿。
幽鸟向我鸣,野人留我宿。
徘徊不忍去,微月挂乔木。
遥想他年归,解组巾一幅。
对床老兄弟,夜雨鸣竹屋。
卧听邻寺钟,书窗有残烛。
景纯复以二篇,一言其亡兄与伯父同年之契,一言今者唱酬之意,仍次其韵·其一
灵寿扶来似孔光,感时怀旧一悲凉。
蟾枝不独同攀桂,鸡舌还应共赐香。
等是浮休无得丧,粗分忧乐有闲忙。
年来世事如波浪,郁郁谁知柏在冈。
南溪之南竹林中,新构一茅堂,予以其所处最为深邃,故名之曰避世堂
犹恨溪堂浅,更穿修竹林。
高人不畏虎,避世已无心。
隐几颓如病,忘言兀似瘖。
茅茨追上古,冠盖谢当今。
晓梦猿呼觉,秋怀鸟伴吟。
暂来聊解带,屡去欲携衾。
湖上行人绝,阶前暮霭深。
应逢绿毛叟,扣户夜抽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