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诗十首·其六》
《杂诗十首·其六》全文
明 / 王汝玉   形式: 古风

蕣花辉朝艳,岂睹蟠桃春。

营营尘中徒,宁识林下人。

声色令心惑,骄荒使智昏

日夕驰逐何时道真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驰逐(chí zhú)的意思:迅速驱逐或赶走。

道真(dào zhēn)的意思:指一个人的言行举止真实可信,没有虚假和欺骗。

返道(fǎn dào)的意思:返道是一个成语,意思是返回原来的路线或方向。

何时(hé shí)的意思:何时表示询问时间,问什么时候。

骄荒(jiāo huāng)的意思:形容人骄傲自满、放纵荒淫的行为。

林下(lín xià)的意思:指在树林中、森林里,多用来形容隐居、避世的境地。

蟠桃(pán táo)的意思:指事物的发展或进程非常缓慢或停滞不前。

日夕(rì xī)的意思:日出和日落,表示时间的流逝。

声色(shēng sè)的意思:形容人们的行为举止繁忙且喧闹,没有节制。

下人(xià rén)的意思:指低下的身份、地位或职位。

营营(yíng yíng)的意思:形容事物充满活力、繁忙、忙碌的样子。

智昏(zhì hūn)的意思:指因聪明过度而导致糊涂、迷失明智。

林下人(lín xià rén)的意思:指在山林中生活的人,比喻与世隔绝、不务正业的人。

鉴赏

这首诗名为《杂诗十首(其六)》,由明代诗人王汝玉所作。诗中以“蕣花辉朝艳,岂睹蟠桃春”开篇,将蕣花早晨的美丽与蟠桃春景的难以见到进行对比,隐喻人生短暂与美好事物难得。接下来,“营营尘中徒,宁识林下人”表达了在世俗忙碌中的人们往往忽视了自然与内心的宁静,强调了追求内心真我与自然和谐的重要性。

“声色令心惑,骄荒使智昏”两句揭示了外界的诱惑(如声色之娱)如何迷惑人心,导致智慧蒙蔽,道德沦丧。这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担忧,以及对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视。

最后,“日夕相驰逐,何时返道真”表达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追逐名利,却忘记了回归本真之道。诗人通过这句表达了对返璞归真生活的向往和呼吁,希望人们能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心灵的平静与真正的自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人生价值、道德修养与自然和谐的主题,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和对现实社会现象的反思。

作者介绍

王汝玉
朝代:明

(?—1415)明苏州府长洲人,本名璲,以字行,号青城山人。少从杨维桢学。落笔数千言,文不加点。年十七中浙江乡试。洪武末以荐摄郡学教授,擢翰林五经博士。永乐初进春坊赞善,预修《永乐大典》。声名大噪,出诸老臣上,遂被轻薄名。后坐解缙累,下诏狱论死。有《青城山人集》。
猜你喜欢

野步

天宽地大我何忧,白首行歌得自由。

穷既有神安可送,富如非义岂容求。

四时无出三春好,万事都拚一醉休。

茅屋酒旗遥唤客,馀寒未许脱驼裘。

(0)

送十八兄

故园别去踰三纪,男子生来志四方。

千里劳君双足趼,百穷笑我两眉长。

雪深客舍衣裘冷,春晚家山杖履香。

归省松楸终有日,临分老泪亦沾裳。

(0)

闰月二日清坐·其一

淮海秋风日,柴荆老病夫。

诗因穷处得,愁到酒边无。

俗物妨青眼,浮生喜白须。

绳床供午寝,清梦落江湖。

(0)

缑山子晋祠.启母石

旷哉嵩室阳,神怪所栖宅。

苍石不知年,灵熊去无迹。

烟岩想桂宫,苔壁疑椒掖。

不学舜娥悲,潇湘竹枝碧。

(0)

缑山子晋祠.少林寺

红旌过翠岑,林际瞻莲宇。

门对几千岩,花开第一祖。

禅庭松色寒,石室苔痕古。

寂寂不逢人,空檐燕方乳。

(0)

欲阴

鸲鹆知天风,鹁鸪知天雨。

途路厌尘昏,车马烦泥沮。

阴仍老易觉,体质预辛楚。

安坐与壮年,慎勿忘酒脯。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周煇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