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嗟良璧毁,安识古松姿。
- 拼音版原文全文
依 韵 和 刁 经 臣 读 李 卫 公 平 泉 山 居 诗 碑 有 感 宋 /梅 尧 臣 当 时 植 珍 木 ,岂 是 昧 前 规 。废 宅 长 春 草 ,故 山 存 旧 碑 。已 嗟 良 璧 毁 ,安 识 古 松 姿 。叔 子 每 怀 慕 ,此 心 空 自 知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长春(cháng chūn)的意思:长久的春天,指事物长期兴盛、繁荣的状态。
春草(chūn cǎo)的意思:指在春天生长的草,比喻年轻的人或事物。
当时(dàng shí)的意思:表示发生在过去某个特定时间的事情。
故山(gù shān)的意思:指离开家乡、远离故乡的感受,也可以用来形容思乡之情。
怀慕(huái mù)的意思:对某人或某事物抱有深深的思念和喜爱之情。
空自(kōng zì)的意思:空自指的是没有依靠他人或外力,自觉自愿地空下来,不进行任何活动。
前规(qián guī)的意思:事先制定的规则或准则。
叔子(shū zǐ)的意思:指父亲的弟弟,也泛指辈分比自己大的男性亲属。
心空(xīn kōng)的意思:指心灵空虚、缺乏思想内容或精神寄托。
珍木(zhēn mù)的意思:指极为珍贵的木材,比喻非常宝贵的人才或物品。
自知(zì zhī)的意思:了解自己的能力、局限和状况。
- 注释
- 当时:当初。
植:种植。
珍木:珍贵的树木。
昧:违背。
前规:先例。
废宅:废弃的住宅。
长春草:长满的春草。
故山:故乡的山。
存:保存。
旧碑:古老的石碑。
良璧:好玉。
毁:毁坏。
识:识别。
古松姿:古松的风貌。
叔子:指代某人(可能是一个人的名字)。
怀慕:怀念向往。
此心:这份情感。
空自知:只有自己知道。
- 翻译
- 当初种植珍贵树木,怎能说是违背了先例。
废弃的住宅长满了春草,故乡的山上还保存着古老的石碑。
已经感叹好玉被毁坏,哪里还能认识古松的风貌。
叔子常常怀念向往,这份情感只有自己知道。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标题为《依韵和刁经臣读李卫公平泉山居诗碑有感》。诗中,诗人通过对李卫平山居遗迹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感慨和对先贤品格的追思。
首句“当时植珍木”暗示了昔日山居主人对环境的精心营造,珍视自然与艺术的结合。次句“岂是昧前规”则表明,这种做法并非盲目,而是遵循了前人的智慧和传统。
“废宅长春草”描绘了山居废弃后,自然生命力的顽强,春草茂盛,显示出时间的流转和人事的变迁。“故山存旧碑”则聚焦于留存的古碑,象征着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痕迹。
“已嗟良璧毁”表达了对珍贵文物或人才遭损的惋惜,而“安识古松姿”则进一步强调了对那些未被发掘的高尚品质的想象和怀念。
最后两句“叔子每怀慕,此心空自知”,以“叔子”代指李卫平,表达了诗人对他的深深敬仰和自己的内心共鸣,这种情感只有诗人自己能体会。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写景抒怀,寓言深远,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敬畏和对人杰的缅怀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