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宝髻(bǎo jì)的意思:宝髻是指女子的头发盘成髻,用宝石或珠子装饰的发髻。它常用来形容女子的发髻华丽漂亮。
碧甃(bì zhòu)的意思:形容房屋的瓦片清新美丽,寓意美好繁荣。
彩女(cǎi nǚ)的意思:彩女是指美丽多彩的女子,也可以形容女子的容貌或衣着华丽。
初见(chū jiàn)的意思:初次见面或初次接触。
东堂(dōng táng)的意思:指东方的堂屋,比喻地位显赫、声望极高的地方。
东君(dōng jūn)的意思:指东方的君主,也泛指东方的国家或地区。
衮绣(gǔn xiù)的意思:形容衣着华丽、绣饰华美。
花王(huā wáng)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或衣着华丽、漂亮。
阑干(lán gān)的意思:指没有任何收入或财物,一无所有的状态。
明后(míng hòu)的意思:明天和后天。
清明(qīng míng)的意思:指春天草木繁茂、万物复苏的时节,也指清晨的时光。
瑞日(ruì rì)的意思:指吉祥的日子,充满幸福和好运的日子。
三叠(sān dié)的意思:形容事物层层叠叠、重叠在一起。
韶光(sháo guāng)的意思:指美好的时光或年华。
天质(tiān zhì)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天生才能或品质。
霞衣(xiá yī)的意思:指美丽的衣裳。
小雨(xiǎo yǔ)的意思:指小而细的雨。
新晴(xīn qíng)的意思:指天气转好,乌云散去,阳光重新出现。
云瑞(yún ruì)的意思:形容天空中飘浮的云彩如瑞兽一般动态美丽。
真天(zhēn tiān)的意思:真实的天空,指事物的本质、真相或真实的情况。
- 注释
- 阑干:台阶或栏杆。
碧甃:青石板。
清明后:清明节之后。
花王:比喻春天的花朵之王。
衮绣:华丽的绣袍,比喻花王的华美。
彩女:穿着彩衣的女子。
东君:古代对春神的称呼。
韶光:美好的时光。
东堂:可能指春天的庭院或东边的厅堂。
- 翻译
- 三层台阶铺着青石板,细雨过后天气转晴,恰逢清明节刚过。
初次见到花王身披华丽的绣袍,如娇云瑞日般照亮了春天的白昼。
彩衣少女朝拜真神,天生丽质,发髻微斜,轻风卷起她的霞衣,显出褶皱。
别以为春神对这里特别眷顾,其实春光大半掌握在他手中。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花前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牡丹盛开的美丽景色和自己栽培之花的喜悦心情。
"三叠阑干铺碧甃" 一句,以精巧的构图手法描绘出层层叠叠的阑干与其上的绿意,营造了一种深邃而又清新脱俗的氛围。"小雨新晴,才过清明后",点出了时间背景,是在一场细雨过后的晴朗天气中,正值春季的一个时节——清明之后,这个时节万物复苏,生机勃发。
"初见花王披衮绣" 表现了牡丹这位“花王”初次展现其华丽服饰的壮观景象,牡丹被誉为“花中之王”,此句强调了它的高贵与美丽。紧接着的"娇云瑞日明春昼" 一句,则以柔和的语气描绘出温暖的阳光和轻盈的云朵,为牡丹的盛开提供了一幅和谐宜人的背景。
"彩女朝真天质秀" 这里的“彩女”指的是花神或仙女,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在春日里,花儿们向着太阳展示自己最真实、最美丽的模样。"宝髻微偏,风卷霞衣皱" 一句,则描写了牡丹瓣片间若隐若现的精致之处,以及微风中轻拂过花朵,使其看起来更加生动。
最后两句 "莫道东君情最厚。韶光半在东堂手",诗人表达了对自然、对春天的深厚情感,并通过“韶光”一词,暗示了自己与春光共存的乐趣,以及对生命中的美好时光的珍视之情。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幽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观察和感受,同时也表达了个人对于生命、时间以及自然的情感寄托。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一寸金
堪叹群迷,梦空花几人悟。
更假饶锦帐铜山,朱履玉簪,毕竟于身何故。
未若红尘外,幽隐竹篱蓬户。
青松下,一曲高歌,笑傲年华换今古。紫府。
春光清,都雅会时,妙有真趣。
看自然天乐,星楼月殿,鸾飞凤舞。白云深处。
壶内神仙景,谁肯少年回顾。
逍遥界,独我归来,复入寥阳去。
送王国博赴江南提刑
圣主忧民意,过于民自忧。
一麾常慎选,八使更亲求。
车马皆新赐,江山半旧游。
蛮旌飘后骑,水弩下仙舟。
贫爱怜吾道,宽思雪楚囚。
莫忘相送处,村店冻溪头。
送马共之任内江县尉兼主簿
驴上吟诗贾岛同,内江归去指江东。
封疆半在猿声里,道路多穿竹箐中。
想得两衙长锁印,应过三载不张弓。
重登制策高科在,笔砚公馀莫废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