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出定(chū dìng)的意思:出定指把事情的结果预先定下来,不给别人选择的机会,类似于“预先定下结论”。
翠竹(cuì zhú)的意思:翠竹指的是绿色的竹子,比喻品德高尚的人或环境清幽的地方。
定时(dìng shí)的意思: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有条不紊地进行。
光辉(guāng huī)的意思:光明耀眼的辉煌。
惊啼(jīng tí)的意思:形容非常惊慌失措,非常害怕或非常伤心而哭出声音。
青林(qīng lín)的意思:指繁茂的青树林,比喻人才济济、人多且有才能。
四面(sì miàn)的意思:指四个方向,表示周围无处可逃或四面受敌的困境。
虚敞(xū chǎng)的意思:指空旷、宽敞、没有障碍物的状态。
野僧(yě sēng)的意思:指不拘礼法,行为放荡、放纵的僧人。
正是(zhèng shì)的意思:表示正好、正当、恰恰是。
竹青(zhú qīng)的意思:指竹子的颜色青翠欲滴,形容竹子的色泽鲜艳美丽。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深的山林景象。首句“翠竹青林四面迷”,以翠绿的竹子和青葱的树林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片生机勃勃而又略带神秘的氛围。“四面迷”则暗示了四周环境的朦胧与深远,仿佛置身于一片未知的世界之中。
接着,“一堂虚敞自光辉”描绘了一个宽敞明亮的房间,它独立于自然环境之外,却自有一种光芒照耀,象征着内心的光明与自由。这种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宁静,也映射出诗人内心世界的纯净与超脱。
“几番夜月惊啼鸟”一句,通过夜晚月亮的出现,以及随之而来的鸟儿啼叫,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动态感。夜月不仅为静谧的山林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同时也激发了鸟儿的活动,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有趣。这里的“惊啼鸟”并非惊恐之意,而是表达了自然界生命的和谐共存,以及时间流转的自然规律。
最后,“正是野僧出定时”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心境。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仿佛与世隔绝,成为了自然的一部分,他的心灵得到了极大的平静与释放。这里的“野僧”不仅指实际存在的僧侣,更象征着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美好愿望,以及对内心世界深刻探索的渴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