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博士(bó shì)的意思:指具有博士学位的人,也泛指学识渊博的人。
古典(gǔ diǎn)的意思:古老而有传统的风格或特点。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继体(jì tǐ)的意思:继承前人的身体,继续前人的事业。
劫灰(jié huī)的意思:指盗墓、掘坟。
琅环(láng huán)的意思:琅琅的声音,形容声音清脆悦耳。
五经(wǔ jīng)的意思:指儒家经典《易经》、《书经》、《诗经》、《礼经》和《春秋》的合称。
异书(yì shū)的意思:
珍贵或罕见的书籍。《后汉书·王充传》“著《论衡》八十五篇” 李贤 注引 晋 袁山松 《后汉书》:“ 充 所作《论衡》,中土未有传者, 蔡邕 入 吴 始得之,恒秘玩以为谈助。其后 王朗 为 会稽 太守,又得其书,及还 许 下,时人称其才进。或曰:‘不见异人,当得异书。’”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典籍》:“秘书监 牛宏 表请分遣使搜访异本,每书一卷,赏縑一疋,校写既定,本还其主,由是人间异书,往往间出。” 宋 苏轼 《次韵韶倅李通直》之二:“欲从 抱朴 传家学,应怪 中郎 得异书。”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四篇:“文人好逞狡獪,或欲夸示异书……故往往託古籍以衒人。”
- 鉴赏
黄遵宪的《日本杂事诗(其六十七)》,以独特视角审视中日文化差异与融合。诗中“博士来从继体初,《五经》亦自劫灰余。”两句,以“博士”入题,暗示对知识与学术的探讨,同时借《五经》的典故,隐喻传统文化在历史变迁中的存留与传承。通过“劫灰余”一词,形象地描绘了传统文化在历经沧桑后仍顽强存在的状态。
接下来,“航头古典欺人语,何处琅环觅异书?”则表达了对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文化碰撞时的思考。航头古典,或指传统知识的源头,而“欺人语”则可能暗含对传统束缚或陈旧观念的批判。寻找“异书”的行为,则象征着探索新知、接纳多元文化的渴望。这两句诗,既是对传统文化的深情回顾,也是对开放包容、勇于创新精神的呼唤。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黄遵宪对于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在时代变迁中保持文化自信与开放态度的重要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