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落寒梢静,春回稚笋猖。
儿童护鸡犬,更看引鞭长。
这首诗描绘了叔父住所周围环境的宁静与生机。首句“湫隘黄门宅,喧嚣半雉墙”以对比手法,将叔父住所的简朴与外界的喧闹形成鲜明对照,突出其隐逸之感。接着“此君时掩苒,小屋自清凉”中,“此君”指竹子,暗喻叔父的高洁品格,同时竹子的生长也象征着生命的活力和自然的和谐。“月落寒梢静,春回稚笋猖”则通过月夜与春日景象的描绘,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复苏。最后“儿童护鸡犬,更看引鞭长”一句,以儿童守护家禽的场景,温馨地收束全诗,体现了家庭的和谐与生活的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叔父住所及其周边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叔父高尚人格的赞美。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富有画面感,是宋朝文人诗作中的佳品。
沧浪生计任西东,人向萧园寄断蓬。
灯影半轩无梦寐,雨声长夜在梧桐。
閒僧正笑吟髭白,故国那堪水树红。
志业未知谁念我,明朝江上苇花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