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颂古六十二首·其十六》
《颂古六十二首·其十六》全文
宋 / 释清远   形式: 偈颂  押[支]韵

大唐国里无禅师不许会兮祇许知。

著肉汗衫如脱了,方知棒喝诳愚痴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许(bù xǔ)的意思:不允许,禁止

禅师(chán shī)的意思:指佛教禅宗的高僧,也泛指精通禅宗的人。

汗衫(hàn shān)的意思:指衣服上的汗渍,比喻艰辛努力的痕迹。

愚痴(yú chī)的意思:愚痴是指人愚笨、愚蠢的状态或行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清远所作的《颂古六十二首》中的第十六首,以禅宗的智慧和幽默,揭示了佛法的深意。

“大唐国里无禅师”,开篇即以夸张的手法,指出在大唐这样一个佛教盛行的国度里,真正的禅师却难以寻觅,暗示佛法的真谛往往隐藏于寻常之中,而非仅限于高僧大德。

“不许会兮祇许知”,进一步阐述了禅宗的精髓在于领悟而非理解。这里的“会”指的是表面的聚会或交流,“知”则强调内心的感悟与理解。禅宗认为,真正的智慧不是通过言语和形式上的交流获得,而是通过内心深处的洞察和体验来实现。

“著肉汗衫如脱了”,形象地描绘了修行者在经历了艰苦的磨砺之后,如同脱去了一层束缚,达到了心灵的解放。这里将修行的过程比作穿上“肉汗衫”(象征着肉体的束缚和精神的负担),最终通过努力得以解脱,展现出修行者从肉体到心灵的彻底转变。

“方知棒喝诳愚痴”,最后两句以禅宗常用的“棒喝”(比喻严厉的训斥或突然的启示)手法,指出真正的智慧并非外在的强制或暴力所能达到,而是通过内心的觉醒和自我反省,才能真正理解并摆脱愚痴的状态。这里的“诳愚痴”既指外界的误导,也暗含自我内心的迷惑,强调了自我觉悟的重要性。

整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禅宗追求内心自由和智慧觉醒的精神追求,以及对传统佛法的独到见解。

作者介绍

释清远
朝代:宋

释清远(一○六七~一一二○),号佛眼,临邛(今四川邛崃)人。俗姓李。年十四出家,尝依毗尼。南游江淮间,遍历禅席,师事五祖演禅师七年。后隐居四面山大中庵,又住崇宁万寿寺。继住舒州龙门寺十二年。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奉敕住和州褒禅山寺(《古尊宿语录》卷二九)。踰年,以疾辞,归隐蒋山之东堂。为南岳下十四世,五祖演禅师法嗣。宣和二年卒,年五十四。事见《筠溪集》卷二四《和州褒山佛眼禅师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一、《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
猜你喜欢

次仇山村见寄

故旧相望怜索居,病身禅榻了无馀。

从知聚散等成梦,却要寒温多寄书。

四海定交吾靡靡,浮云方驾自鱼鱼。

唯君尊酒论量好,出口他人得我徂。

(0)

王宽斋送菊·其一

闭门伏枕重阳过,病起谁来伴病夫。

王家园里秋光好,须送黄花三两株。

(0)

留岳仲远处欲归赋

客怀迷积阴,归梦理前路。

筱岸散清漪,秧畴生绿雾。

蚓鸣沮洳夜,鸠唤苍茫曙。

我本江海人,安得扁舟去。

(0)

题郑子实所藏燕穆之龙图山水及牛戬雁图·其二

飞来两雁不成字,偶得一滩相并眠。

南国江天秋欲雨,西风木叶夜如年。

(0)

即事·其二

远浦客帆明冉冉,前村牧笛响呜呜。

园桑叶尽蚕成茧,庭树阴浓燕引雏。

(0)

寿李秋谷平章

黄钟嘘㬉挽春留,绿蚁浮香带月篘。

宰相得閒才是贵,人生有子更何求。

家传文字五千卷,身在神仙十二楼。

记取年年好风景,雪松霜桧岂容秋。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