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黄蜀葵花》
《黄蜀葵花》全文
唐 / 张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名花八叶嫩黄金,色照书窗透竹林

无奈美人闲把嗅,直疑檀口中心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huángshǔkuíhuā
táng / zhāng

mínghuānènhuángjīnzhàoshūchuāngtòuzhúlín

nàiměirénxiánxiùzhítánkǒuyìnzhōngxī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黄金(huáng jīn)的意思:指黄金这种贵重的金属,也可用来比喻非常宝贵、珍贵的事物。

美人(měi rén)的意思:指容貌美丽的女子,也用来形容美丽的女性。

名花(míng huā)的意思:指在某一领域或某一时期享有盛名的人或物。

嫩黄(nèn huáng)的意思:形容颜色呈现出柔和、明亮的黄色。

人闲(rén xián)的意思:指人们在无事可做、没有工作或业务的时候,感到闲散无聊。

檀口(tán kǒu)的意思:指人说话温和、文雅,嘴巴甜蜜。

无奈(wú nài)的意思:表示无法改变或无可奈何的心情或境地。

中心(zhōng xīn)的意思:指事物的核心、重点或最重要的部分。

竹林(zhú lín)的意思:指隐居山林、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

注释
名花:指名贵的花卉。
八叶:形容花朵叶片众多。
嫩黄金:比喻花朵颜色鲜艳,如同嫩黄的黄金。
色照:色彩明亮照耀。
书窗:书房的窗户。
透竹林:穿透竹林的光线。
无奈:表示美人的闲适。
美人:指美丽的女子。
闲把嗅:悠闲地嗅着花香。
直疑:简直怀疑。
檀口:檀木般的嘴唇,此处可能指女子的朱唇。
印中心:印在花心上。
翻译
名贵花朵八片叶子如嫩黄的金子,它的色彩照亮了书窗,穿透了竹林。
美人无事闲来轻嗅,仿佛檀香口红印在花瓣中心,令人疑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名贵的八叶黄金花(即黄蜀葵)以其嫩黄色的花朵,透过竹林映照在书窗之上。这里不仅展示了自然界中植物的美丽,还暗示着诗人对知识和文学的追求——书窗象征着文化与学问的空间。

而“无奈美人闲把嗅”,则是诗人借花喻人的情感表达。在这里,美人不经意间轻嗅花香,似乎是在向诗人传递某种情愫。这种细腻的情感描写,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人物关系和情感交流的微妙。

“直疑檀口印中心”一句,更是将上下文紧密相连,强化了花香与美人之间的联系。檀口,即唇边,这里形象地表达了美人似乎在用自己的唇边印记着黄蜀葵的花香于心中。这种比喻,不仅增添了一份情感的深度,也让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行为的精细刻画,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内心的情感体验,是一首融合了视觉、嗅觉和情感的抒情佳作。

作者介绍
张祜

张祜
朝代:唐   字:承吉   籍贯:唐代清河(今邢台市清河县)   生辰:hù)(约785年—849年?

张祜(约785年—849年?),字承吉,唐代清河(今邢台市清河县)人,诗人。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早年曾寓居姑苏。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寓居,爱丹阳曲阿地,隐居以终。人们认为这是诗谶。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猜你喜欢

柳梢青.春日书怀

落水流花,深沉院宇。寂寞年华。

几度消凝,樽前歌舞,江上琵琶。凄凉况是天涯。

凝望处、荒烟断霞。绿树啼莺,红楼飞絮,春在谁家。

(0)

丙辰岁八月中于下噀田舍穫

贫居依稼穑,戮力东林隈。

不言春作苦,常恐负所怀。

司田眷有秋,寄声与我谐。

饥者欢初饱,束带候鸣鸡。

扬楫越平湖,泛随清壑回。

郁郁荒山里,猿声闲且哀。

悲风爱静夜,林鸟喜晨开。

曰余作此来,三四星火颓。

姿年逝已老,其事未云乖。

遥谢荷蓧翁,聊得从君栖。

(0)

拟青青河畔草诗

靡靡江蓠草,熠熠生河侧。

皎皎彼姝女,阿那当轩织。

粲粲妖容姿,灼灼美颜色。

良人游不归,偏栖独支翼。

空房来悲风,中夜起叹息。

(0)

和独漉堂怀古原韵·其七

剑岭钩梯未有涯,凤颠龙起事堪嗟。

死灰到底燃炎汉,生啖何人奋瞎巴。

大厦孤支丞相柏,荒矶遥吊杜鹃花。

一公安乐亦豚犬,刘氏儿多不克家。

(0)

集句联

眉宇之间见风雅;笑谈与世殊臼科。

(0)

静慧园联

真成佛国香云界;不数淮南桂树丛。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黄廷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