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堂解罗衣,未洗别时泪。
燕子雨中归,春寒门已闭。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离别后的场景。"暮堂解罗衣"写的是主人公在傍晚时分,独自在堂上脱下华丽的罗衣,暗示着内心的孤独与情感的波动。"未洗别时泪"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离别的伤感,泪水尚未洗净,却已经预示着分离的苦涩。
"燕子雨中归,春寒门已闭"通过自然景象,燕子在雨中归巢,而门外春寒料峭,门扉紧闭,寓言了主人公的孤寂和期待重逢的渴望。"边城想如此"可能暗示着远方的爱人也在类似的环境中,两地相思,情景交融。
"草色入湖地"描绘出一片凄清的景色,草色延伸至湖畔,增添了离别的寂寥气氛。最后一句"花前教小郎,已解识侯字"则转为温馨的回忆,诗人曾教恋人识字,可能是为了寄托思念,也暗示了他们的深厚感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远方爱人的深深思念和离别后的哀愁。
女子幼入学,稍长绝可喜。
所患在务外,相率风斯靡。
沪滨盛学校,吾见亦众矣。
家家掌中珠,化作蛇与虺。
异哉徐室女,天性秉孝悌。
其兄远游学,阖室奉祖妣。
能承大母欢,以女兼孙子。
恋亲且好学,不嫁尝自矢。
文字渐有名,浩瀚若秋水。
徐君出示我,涕下不可止。
女亡二十一,短折定何理?
盈盈玉雪枝,忽作尘土委。
人言才妨命,悔痛实无比。
所馀仅翰墨,魂魄必依此。
谁能哀以辞,吾女将不死。
我闻心骨悲,弥明亦长已。
彭殇那足较,飘忽同逝晷。
妄歆人间福,欲纂厌世史。
此哀何时忘,泪面不必洗。
《徐室女新华哀诗》【清·郑孝胥】女子幼入学,稍长绝可喜。所患在务外,相率风斯靡。沪滨盛学校,吾见亦众矣。家家掌中珠,化作蛇与虺。异哉徐室女,天性秉孝悌。其兄远游学,阖室奉祖妣。能承大母欢,以女兼孙子。恋亲且好学,不嫁尝自矢。文字渐有名,浩瀚若秋水。徐君出示我,涕下不可止。女亡二十一,短折定何理?盈盈玉雪枝,忽作尘土委。人言才妨命,悔痛实无比。所馀仅翰墨,魂魄必依此。谁能哀以辞,吾女将不死。我闻心骨悲,弥明亦长已。彭殇那足较,飘忽同逝晷。妄歆人间福,欲纂厌世史。此哀何时忘,泪面不必洗。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82767c69c45ecea0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