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和(bǎi hè)的意思:指百姓和统治者之间的和谐关系。
布衣(bù yī)的意思:指穿着简朴的衣服,比喻清贫的生活或贫贱的身份。
长安(cháng ān)的意思:指安定、稳定的局面或地方
春尽(chūn jìn)的意思:春天结束,指时间过得很快,事物迅速消逝或终结。
芳草(fāng cǎo)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或人物。
过长(guò cháng)的意思:过分冗长或超过一定长度
年春(nián chūn)的意思:指新年的春天,也用来比喻新的开始或希望。
送春(sòng chūn)的意思:指春天的离去,夏天的到来。
樱笋(yīng sǔn)的意思:形容事物发展迅速,犹如樱花一样迅速生长。
坐成(zuò chéng)的意思:指坐得稳固、安定。
满庭芳(mǎn tíng fāng)的意思:指花香弥漫的庭院,形容花卉繁盛、香气四溢。
樱笋时(yīng sǔn shí)的意思:樱笋时是指樱花开放之时,也指春天的时候。
- 鉴赏
这首诗《送春(其二)》由宋代诗人李龏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即将逝去的哀愁与感慨。
首句“百和初薰越布衣”,以“百和”象征各种花卉的香气,初薰则暗示春天的开始,越布衣则是越地(今浙江南部)的布料,这里借指穿着越地布衣的人们。整句描绘了春天伊始,万物复苏,人们穿着轻便衣物享受着春日温暖的情景。
次句“一年春尽送春诗”,点明了主题——在一年的春天即将结束之时,诗人通过诗歌来表达对春天的告别之情。这一句既是对春天的留恋,也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第三句“满庭芳草坐成恨”,将情感进一步深化。满庭的芳草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美好,然而诗人却在欣赏美景的同时,内心充满了遗憾与忧伤。这句诗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融合,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
最后一句“贫过长安樱笋时”,以“长安”代指繁华之地,而“樱笋时”则指樱花盛开、春笋生长的季节,通常与富贵、繁华相联系。诗人在这里用对比的手法,表达了自己虽然身处贫穷之中,但依然能感受到春天的美好。这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乐观态度,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对生命短暂的感慨。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宋诗中富有哲理性和抒情性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奉和子安春日轩中读丹经之作
徵君抱沈瘵,平子起忧端。
测化芳春日,叹逝清河澜。
同心开宝帙,托慕在金丹。
将从餐霞侣,共举乘云翰。
寓言不可究,玄理何能殚。
探崖石髓秘,采岳玉芝残。
朝嗟秪用老,暮笑且为欢。
绿尊命高酌,朱弦被雅弹。
但遣物累尽,岂辞人益难。
颓龄勿谓促,达生庶自宽。
寄弟纾及友人江南·其一
仲尼一旅人,栖栖去齐卫。
当其在陈时,亦设先人祭。
深哉告孟言,缅矣封防制。
而我亦何为,远游及三岁。
前年北踰汶,顷者东过蓟。
三世但一身,南瞻每挥涕。
未敢废烝尝,无由办羊彘。
粟从仁者求,酒向邻家贳。
庶几傥来歆,精灵眇天际。
不知自兹往,吾驾焉所税。
世故多屯邅,曰归未成计。
疢如切中心,没齿安蔬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