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题邓成之粟庵》
《寄题邓成之粟庵》全文
宋 / 王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一粟本非悭,纵横透入关。

要知千种解,不离尘间

透彻真境拘留即妄攀。

须弥比喻,未是最高山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比喻(bǐ yù)的意思:用某一事物的特点来暗示另一事物的特点,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描述。

不离(bù lí)的意思:不分离、不离开

尘间(chén jiān)的意思:指人世间的繁华喧嚣、纷扰琐事。

高山(gāo shān)的意思:高大的山峰,喻指高度、水平、境界等方面达到极点。

拘留(jū liú)的意思:指以强制手段限制人的行动自由。

透彻(tòu chè)的意思:深入到底,彻底明白。

须弥(xū mí)的意思:形容庞大无边的样子。

要知(yào zhī)的意思:要想知道、要了解。

一粟(yī sù)的意思:一粟是指极小的数量或价值,相当于一颗谷粒。

一尘(yī chén)的意思:指非常干净、纯净,没有一点杂质或污垢。也可以形容人的心灵纯净,没有被世俗的诱惑所腐蚀。

真境(zhēn jìng)的意思:真实的境界;真正的状态;真相所在。

纵横(zòng héng)的意思:指能够在各种情况下灵活应对、自如行动的能力或者人物。

鉴赏

这首诗语言简练而深刻,是对禅机的探讨和表达。开篇“一粟本非悭,纵横透入关”说明了禅者的境界超越了世间的贪婪与守护,一切纷扰都能超然物外,达到心灵的自由。“要知千种解,不离一尘间”则表明了对真理的追求和理解,并不离开现实世界的一粒尘埃。这里的“解”指的是禅机的领悟和体验,而非世俗意义上的知识或智慧。

接下来的“透彻通真境,拘留即妄攀”进一步强调了对真理的直接洞察与理解,一旦心有挂碍,即是错误的执着。禅宗讲求的是一种超越语言和概念的直观体验,这种体验一经被拘泥不堪的思绀所占据,就失去了其本质。

最后“须弥聊比喻,未是最高山”则用了佛教中的须弥山作为比喻,意在说明即便是伟大的象征,也不足以代表禅境之巅。这里暗示了诗人对更高深禅理的追求。

整首诗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探求真理的禅宗心得,同时也展示了诗人的修为和文学功力。

作者介绍

王洋
朝代:宋

(1087—1154)宋楚州山阳人,字元渤。王资深子。徽宗宣和六年进士。高宗绍兴初诏试馆职,历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守起居舍人,擢知制诰。十年以权发遣吉州换邵武军。洪皓使金归,人无敢过其居,洋独与往来,为人诬告与闻洪皓欺世飞语,以直徽猷阁出知饶州。寓居信州,有荷花水木之趣,因号王南池。善诗文,其诗极意镂刻,文章以温雅见长。有《东牟集》。
猜你喜欢

梅月双清

君不见铁石枝头灿玉霞,暗花浮动山人家。

诗翁骑驴问消息,处士养鹤成丹砂。

又不见蟾蜍踏过清虚府,听彻霓裳羽衣舞。

琴声错落来西厢,掉影杳落下南浦。

九重碧落浮清光,万顷连云映疏影。

乾坤灏气清可人,月下仿佛梅花神。

姮娥为报东皇信,一枝占断江南春。

与君秉心同岁寒,春花秋月无情看。

轩居寂寞夜吟苦,朔风凛凛吹阑干。

华光道士画无敌,双清写就千金值。

几回洞府露真传,元恐诗人不曾识。

驿使传来赠与君,冀君志节超等伦。

梯云鼎羹世稀有,对此还思效古人。

(0)

恻恻吟·其二十八

花颜珠络玉玲珑,影落丹青恨未工。

不及明妃辞汉苑,琵琶衔怨去和戎。

(0)

玉轸

玉轸还堪用,冰弦讵易弹。

疾徐吾自主,清浊汝为官。

五岳空濛气,孤窗静昼寒。

古音犹蕴蓄,不道转移难。

(0)

为园·其三

昨有南山客,相期蚤种瓜。

雨沾园一亩,云覆屋三家。

虫小频书叶,禽幽喜近花。

共安生计拙,不是癖烟霞。

(0)

菩提树

人见菩提树,亦有菩提想。

此树无人时,飕飕千叶响。

(0)

湘江舟行

入云无际楚山青,鸿雁飞飞向杳冥。

一夜归心摧白发,几年行役负青萍。

空江九面瞻衡岳,明月孤帆背洞庭。

我亦离忧思鼓瑟,茫茫何处问湘灵。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