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偶成》
《偶成》全文
宋 / 袁说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老眼开阖,閒窗独欠伸

梦残亭过午,漏永箭浮申。

黄卷卷舒足,黑甜滋味真。

生涯惟一枕,百虑不关身。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虑(bǎi lǜ)的意思:形容人思虑繁多,忧虑重重。

不关(bù guān)的意思:不相关、不相干、与某事无关

过午(guò wǔ)的意思:指时间已经过了正午,形容事情已经过去或者错过时机。

卷舒(juǎn shū)的意思:卷曲和舒展,形容事物变化或状态的转折与调整。

卷卷(juàn juàn)的意思:形容东西或事物卷曲、卷起来的样子。

开阖(kāi hé)的意思:开启和关闭,指控制、调节事物的运行或发展。

老眼(lǎo yǎn)的意思:指年纪大的人的眼力衰退,视力变差。

欠伸(qiàn shēn)的意思:形容人因疲劳或不舒服而伸懒腰。

生涯(shēng yá)的意思:人的一生所从事的职业或事业。

惟一(wéi yī)的意思:独一无二、唯一的

一枕(yī zhěn)的意思:一夜之间

滋味(zī wèi)的意思:指食物的味道,也用来形容事物的特殊感受或体验。

翻译
懒得睁开老花眼,独自在闲窗边伸懒腰。
午后的梦醒时分,时间仿佛停滞,滴漏声漫长如箭穿越光阴。
翻阅黄卷,阅读时光,满足而惬意,深感黑甜(指美梦)滋味真实。
人生简单,只有一枕安眠,世间忧虑都与我无关。
注释
慵:懒散,疲倦。
欠伸:伸懒腰,表示休息或困倦的动作。
漏永:滴漏声长,形容时间缓慢流逝。
黄卷:泛指书籍,古时多用黄纸书写。
黑甜:形容美梦,古人常以‘黑甜乡’指梦境。
生涯:一生,生活。
百虑:各种忧虑,烦恼。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袁说友的《偶成》,描绘了诗人年老体衰时的生活状态和心境。首句“老眼慵开阖”形象地写出诗人眼神疲惫,不愿频繁睁开的状态,显示出岁月的沧桑。次句“閒窗独欠伸”则写他在闲暇的窗户边独自打盹,流露出孤独与闲适。

“梦残亭过午”描绘出诗人午后的梦境结束,时光已过半,暗示着生活的平淡无奇。“漏永箭浮申”进一步渲染时间的漫长,漏壶中的水滴声仿佛在提醒他光阴的流逝。诗人翻阅黄卷(泛指书籍),阅读成为消磨时光的方式,他享受这种宁静的阅读时光,觉得“黄卷卷舒足”。

“黑甜滋味真”中的“黑甜”是对熟睡的美称,诗人体验到深度睡眠带来的甜美,这是他对简单生活的真实感受。最后一句“生涯惟一枕,百虑不关身”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纷扰的超脱,认为人生中最重要的只有这一枕安眠,其他忧虑都不再萦绕心头。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晚年的生活琐事,透露出一种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意境。

作者介绍

袁说友
朝代:宋

(1140—1204)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
猜你喜欢

秋夜寄陆子和

揽衣步前除,白露被高桐。

枝叶莽零落,大地回悲风。

明月起夕愁,东壁鸣寒虫。

四时一何速,天地无终穷。

嗟彼客游子,终岁常飘蓬。

十月寒无衣,薇藿腹不充。

何事不归来,孤此青桂丛。

欲寄尺素书,不见双飞鸿。

(0)

寄王冉山

清商凉气肃,白露瘁庭柯。

美人去极浦,一夕秋风多。

言念燕婉情,携手南山阿。

为乐苦不周,良游忽蹉跎。

瞻彼松柏枝,引蔓附女萝。

而我同心侣,怅别情如何。

(0)

早行舟中有作

荒鸡一再号,东方渐生白。

众星尚骈罗,天宇黯以黑。

晨光正蒙昧,莫辨河山色。

舟行趁潮长,宁费牵挽力。

芦汀雁惊起,鸣声何呖呖。

轻飙拂涯树,凉露时一滴。

前村灯火明,茅屋疏林隔。

篷窗揽衣坐,悠然忘盥栉。

宵征自可怡,此景更奇特。

(0)

拟古二首·其二

黄鸟鸣春阳,流芳满西园。

攀条日已暮,怅惋不能言。

禦寒必童裘,涉道须双辕。

离居非君子,何以解忧烦。

烦忧日已积,佳期日已失。

思君如蓬莱,可望不可即。

区区倘见察,憔悴甘自毕。

(0)

团扇词

截玉白团团,轻摇特地寒。

西风才入户,便作过时看。

(0)

黄澹歌辞

帆樯过广州,夹岸杨丝垂。

杨花向西飞,郎独不东归。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卢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