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多野色,病叟亦忘疲。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半时(bàn shí)的意思:指时间的一半,也可用来形容事物的中间阶段。
风凉(fēng liáng)的意思:形容心情凉爽,舒适。
拒霜(jù shuāng)的意思:拒绝接受别人的帮助或援助,自己独立完成任务或解决困难。
凉衣(liáng yī)的意思:凉衣是指夏天穿的凉爽衣物,比喻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手段。
秋半(qiū bàn)的意思:指秋季的一半,比喻时间的过半或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
日落(rì luò)的意思:日落,太阳从地平线下降,天色渐暗的现象。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事物或人的衰落、结束或消亡。
霜枝(shuāng zhī)的意思:形容寒冷的冬天,树枝上结满了霜。
谁家(shuí jiā)的意思:表示不确定或无法确定的人或事物。
水处(shuǐ chǔ)的意思:指水流经过的地方,比喻在某个领域内有特殊经验和造诣的人。
萧瑟(xiāo sè)的意思:形容风声凄凉,景象荒凉。
烟光(yān guāng)的意思:烟雾弥漫的光亮。形容景色美丽壮观,也用来比喻事物的光辉短暂。
野色(yě sè)的意思:指自然界中的美丽景色,也可用来形容人的容貌或风采。
衣带(yī dài)的意思:比喻亲密无间的关系。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的萧瑟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慨。首句“吾意正萧瑟”,直接点明了诗人此时的心情,似乎在秋风中感到一种淡淡的哀愁。接着,“况逢秋半时”一句,不仅强调了时间的特定性——秋季的中期,也暗示了这种季节更替带来的自然与人心的双重变化。
“谁家临水处,定有拒霜枝。”这两句运用了对比手法,将“临水”的宁静与“拒霜枝”的坚韧并置,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顽强,也映射出诗人对生命坚韧不屈精神的向往。拒霜花在寒秋中绽放,象征着不畏严寒的生命力,与诗人的情感形成共鸣。
“日落烟光淡,风凉衣带吹。”描绘了一幅黄昏时分的景象,夕阳西下,烟霞淡薄,微风吹过,衣带随风飘动。这样的画面既静谧又富有动态感,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略带凄凉的氛围,进一步烘托了诗人的孤独与感慨。
“东城多野色,病叟亦忘疲。”最后两句转而描写东城的景色,野色丰富,让诗人暂时忘记了病痛和疲惫。这里的“忘疲”不仅是身体上的放松,更是心灵上的解脱,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以及在自然中找到的精神慰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秋日萧瑟之景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自然美的欣赏,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哲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